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31日電 (張芷菡 宋亞芬)北京時間1月31日凌晨,世衛組織(WHO)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引起廣泛關注。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多大?將如何作用于資本市場?又將帶來哪些商業變革?
疫情對經濟影響集中在一季度
受疫情影響,春節假期延長、各地延遲復工,各地規避大規模人口流動,部分社區主動采取隔離防范措施,這些因素將對經濟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應該如何應對?
恒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認為,疫情對宏觀經濟的短期影響較大,主要集中在一季度。他分析,防控疫情需要避免大規模人口流動、隔離防控,工人返城、工廠復工延遲,這將沖擊消費及投資需求。其中,餐飲、旅游、電影、交運、教育等行業受沖擊最大。物價方面,由于疫情導致消費品生產不足,部分物流中斷,疊加恐慌性搶購需求,物價短期可能上漲。但長期看,由于反應快、抗擊疫情力度強,樂觀估計這些影響主要集中在一季度。
中國民生銀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員溫彬則表示,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已轉向主要由內需拉動,第三產業對經濟貢獻增大。此次疫情將主要對服務業、制造業帶來沖擊。加之2019年一季度GDP高基數因素影響,今年一季度GDP將出現回落。醫療衛生等行業訂單生產擴張,將成為上半年經濟新增長點,對沖傳統服務業下降帶來的不利影響。他預計,2020年經濟走勢將改變去年“前低后高”趨勢,在下半年恢復回升走勢。
任澤平認為,化解疫情對經濟的沖擊,財政政策是關鍵。他建議,加大疫情相關的財政支出,并適當降準降息,做好基建項目儲備。擴大研發、防疫物資、一線醫護人員補助的財政兜底范圍;適當減免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部門的增值稅;給予部分疫情影響下受損行業財政貼息;貨幣政策適度降息,給予特殊時期還本付息延期支持,對受疫情沖擊較大的行業提供信貸支持。
節后A股不會“斷崖式下跌”
為了抗擊疫情,春節假期已經全面延長。資本市場上,今年A股開市時間延長至2月3日。 開市后A股走勢怎么走受到普遍關注。
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目前A股仍處于2015年泡沫破滅后的修整狀態,疫情因素將影響A股在中短期呈弱勢格局,但不會改變A股長期運行趨勢。
對于開市后A股會否出現擔憂中的“斷崖式下跌”,王劍輝認為,不會出現。他分析,“A股在節前已對疫情影響有所反應,14日至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大盤已經出現超3%的跌幅,消費股最高跌幅超過9%,情緒已經有所宣泄,節后開市雖然難現‘開門紅’,但悲觀情緒不會創新高。”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節后股市短期存有下行壓力,但隨著疫情好轉,投資者恐慌情緒會有所緩解。節后如果市場回調幅度較大,恰恰是低吸優質股票的時機。疫情不會改變A股慢牛長牛行情。
對A股投資者,王劍輝建議,各行業的龍頭個股,在弱勢環境下普遍估值不高,現在是較好的價值投資時點。醫療醫藥、食品醫療、在線教育及服務等概念有較好的表現機會,同時應規避存在階段性風險交運、批發零售、餐飲旅游行業股票。
疫情開啟商業變革
隔離是防范疫情擴散的重要手段,在2003年非典期間,隔離促使電子商務崛起。現今,新型肺炎疫情同樣牽動著一系列社會運轉模式和人們行為模式的改變,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認為,這些變化將帶來多方面的商業變革機會。
一是有望推動線下配送模式的變革,推動無人配送發展。隔離在家,外賣和電商需求大增,無人配送除免去疫情期間人與人直接接觸外,還將增強配送時效、降低人力成本。
二是人們的娛樂消費模式有望出現新變化。疫情期間,人們的精神生活依然需要滿足,這開啟了泛娛樂行業新商業模式變革前奏。如電影《囧媽》率先選擇網絡免費播出。在未來一段時間,影、視、音、游、健康管理等項目,或將迎來商業模式變革機遇窗口。
三是社區商業與營銷模式有望進階。為生鮮電商、社區便利店發展“線上訂貨、門店自提”等模式提供新的契機。(中新經緯APP)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