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鐘南山再次就疫情防控形勢接受新華社、央視等媒體采訪。
研究基本支持病毒來源于蝙蝠,是否存在中間宿主目前還需要研究
鐘南山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冠狀病毒(Coronavirus, CoV)是一類有包膜的正向單鏈RNA病毒,在人類、其他哺乳動物和鳥類中廣泛傳播,并可導致呼吸道、腸道,肝臟和神經系統等疾病。目前已知有七種CoV可導致人類疾病,其中四種CoV-229E,-OC43,-NL63和-HKU1在人群中普遍流行,并通常引起普通感冒癥狀。而其他三種SARS-CoV、 MERS-CoV,包括此次的2019-nCoV都具有嚴重的危害性,可導致重癥肺炎甚至致死。
據介紹,目前針對2019-nCoV已發表部分研究成果,對疫情防控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流行病研究表明2019-nCoV感染肺炎患者年齡中位數為59歲,56%為男性,病毒感染平均潛伏期為5.2天(95%置信區間為 4.1至7.0),95%分布點為12.5天。病毒傳播力平均值在2.2。發熱仍是2019-nCoV感染患者的典型癥狀,雖也見有無癥狀感染者報道,但不是主體,就目前防控來說仍需集中力量關注大多數。對2019-nCoV的基因組的分析研究表明,其與SARS-CoV有79.5%的相似性,而與蝙蝠來源CoV有96%的相似性,基本支持2019-nCoV來源于蝙蝠,但是否存在中間宿主目前還需要研究。2019-nCoV與SARS-CoV一樣都是通過ACE2受體進入人體細胞,兩者的受體結合域有較高的相似性。研究也發現SARS-CoV特異性單克隆抗體CR3022可以與2019-nCoV受體結合域有效結合從而中和病毒感染,這些也為抗體藥物的研發提供了思路。
判斷此次疫情有望在未來10天至兩周左右出現高峰
疫情什么時候達到高峰?
鐘南山說,“目前全國的疫情仍處于上升期,但我們判斷應該不會產生全國性爆發,而可能只為局部爆發。”面對此次2019-nCoV肺炎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發現、早隔離”。
“為此我們政府和相關部門采取了多項全國性的舉措:延長假期、交通管制、公共場所體溫檢測排查、積極宣講少聚集、個人防護知識等,而國民公共安全意識的提高也保證了相關舉措的順利實施。”
鐘南山說:“這些舉措有效阻斷傳染源,大大減少二代、三代傳染,我們判斷此次疫情有望在未來10天至兩周左右出現高峰,但我們仍需加強防控,不可放松警惕。在此要特別向武漢這個英雄城市表示感謝,他們做出了重要的犧牲和貢獻。”
“中央的政策,對武漢進行所謂的‘圍堵’,我想是完全正確的”
鐘南山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說,目前看來確診病例主要還是武漢。今天早晨的數據我沒看,昨天整個資料看起來主要還是武漢地區占多數。所以我們中央的政策,對武漢進行所謂的“圍堵”,我想是完全正確的。要是已經大規模像以前SARS那樣,那么全國很多地方已經大暴發,似乎我現在沒有看到其他地方很明顯的暴發。
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糞口傳播
鐘南山2日下午還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糞口傳播。現在這個問題應該非常重視,因為在糞便里發現病毒,糞便是否傳染病毒值得高度警惕。在湖北、江西有些地方,確實有使用便桶習慣,還放在魚塘里洗,確實要引起防控注意。
迎來返程高峰后,應該如何做好防護?
鐘南山說,當然是要非常注意,去了解返程外來人口的接觸史,對其體溫進行監測,我想我們現在采取了很積極的措施從各個站口、口岸進行,我覺得還是很必要的。很多外來人口出去已經十四天了或者更多時間,原來有病也就發了,因此我也不會特別擔心。
此外,社區防控非常重要,社區互相的監督,比如戴口罩這類舉措,可能在一定意義上起著決定性作用。
從調查來看,已經患病的人,在糞便帶病毒有多少,要一步一步來調查。從了解來看,尿初步沒有,但大便確實要引起注意。有些地方很高,要引起警惕。
資料來源:新華社、央視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