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4%,漲幅較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漲幅創逾8年新高。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16%,影響CPI上漲約2.76個百分點,是推動CPI同比漲幅擴大的主要因素。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分析,同比漲幅擴大既有春節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因素,也有今年與去年春節錯月、去年對比基數較低的因素。環比看,CPI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1.4%,也主要是受春節及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影響。非食品中,受春節前城市務工人員返鄉影響,部分服務價格上漲明顯。
同比看,1月食品價格上漲20.6%,漲幅擴大3.2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4.1個百分點。食品中,鮮果價格連續4個月下降,雞蛋價格漲幅回落,牛肉、羊肉、雞肉和鴨肉價格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只有豬肉價格上漲116%,影響CPI上漲約2.76個百分點。
未來豬肉價格如何走,需要觀察產業鏈上各企業的穩產保供情況。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孔亮介紹,目前全國飼料企業開工率已達50%以上。當前生豬生產總體勢頭是好的,但新冠肺炎疫情也帶來不小影響。針對存在的問題,農業農村部正著力推進,盡快恢復正常的生豬生產經營秩序,并繼續堅持生豬生產恢復和非洲豬瘟防控兩手抓。
財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表示,短期看,食品價格仍有上漲壓力,同時非洲豬瘟對豬肉價格的影響也將繼續存在,加上2月翹尾因素,預計CPI仍將在高位徘徊,在5%附近的概率偏大。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程實認為,從歷史經驗看,無論本次疫情是助長通脹或是抑制通脹,其影響力度是相對微弱的。因此,預期不會對貨幣政策等托底工具產生制約。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