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全國性疫情,使得醫藥行業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疫情期間,不少醫藥企業借機蹭熱點炒股價;有的企業則埋頭苦干,努力尋找對抗病毒的有力手段,例如步長制藥(603858,股吧),公司昨晚發布公告稱,旗下南京華派的全資子公司浙江天元生物藥業有限公司(下稱“天元生物”),與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浙江大學)簽署了《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合作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公告中特別指出,若因疫情防控需要,甲乙雙方一致同意將相關的研究成果貢獻給國家,此舉無疑體現了步長制藥作為行業領軍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感。
全力支持疫情防控
事實上,在疫情爆發后,步長制藥便立即采取多種措施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1月23日,步長制藥通過“同心·共鑄中國心”大型公益項目組委會,向北京市紅十字會等捐贈價值600萬元的促進預防藥品,包括香菊膠囊和抗菌消炎膠囊;1月31日,步長制藥分別向菏澤市高新區政府、菏澤市紅十字會捐贈防疫物資、藥品;2月2日,步長制藥向菏澤市紅十字會、高新管委會捐贈400套防護服,價值10余萬元。
2月4日,步長制藥直接向湖北省紅十字會捐贈價值330余萬元的抗菌消炎膠囊。在公司多次捐款捐物的感召下,步長制藥十部全體員工再捐款18萬元,并通過多方聯系,從杭州采購、調配5噸消毒液,捐贈給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醫院。
為保障疫情期間藥品物資供應,2月3日步長制藥企業實現小面積復工。為配合政府要求,做好復工期間的疫情綜合防控,實現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步長制藥已向社會捐贈物資近千萬元。
此外,步長制藥參股公司北京普恩光德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冠狀病毒抗體(CoV-Ig)檢測試劑盒(酶聯免疫吸附法),目前正在申報注冊,據了解公司已做好生產準備,一旦獲批就能夠快速進行生產。
強強聯手 開展“新冠”病毒疫苗研發
如果說目前全國開展的防控救治是組合拳,那么疫苗就是終結者,只有在未來量產出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人類才算徹底勝利。因此,春節前才增資南京華派,進軍疫苗行業的步長制藥,又馬不停蹄地與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浙江大學)開展共合作,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根據公告,浙江天元將根據研發進度,在1億元范圍內提供用于該項目的專項經費,并根據研發進度進行撥付,目前已安排了第一階段臨床前研究經費1000萬元;雙方不得將該疫苗株及相關知識產權向任何第三方轉讓;若因疫情防控需要,雙方一致同意將相關研究成果貢獻給國家。
公開資料顯示,浙江天元為南京華派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而在南京華派控股之前,浙江天元的控股股東是一家名為“SETFIRST LIMITED”的公司,該公司正是大名鼎鼎,全球五大疫苗龍頭之一的葛蘭素史克旗下子公司。
此次的合作方——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更值得關注。該實驗室依托浙江大學和傳染病學國家重點學科,由國家科技部主管,教育部托管。實驗室于2007年4月提出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申請,2009年12月通過驗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病毒性肝炎發病機制及新型防治技術研究;艾滋病等新發與再現傳染病研究;傳染病診斷新技術研究,以及傳染病治療的新技術與藥物研究等。
值得注意的是,該實驗室現任主任,正是目前仍在武漢和疫情戰斗的李蘭娟院士。1月18日,受國務院委托,奉命于危難之際,73歲的李蘭娟院士等一行6人逆向而行,抵達武漢,查看疫情。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的遭遇戰,李蘭娟院士率先提出“武漢封城”,這成為國家抗擊疫情戰略上的一次重要決定。緊接著,1月24日,李蘭娟的團隊經過不懈努力,成功分離到了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并緊鑼密鼓地進行疫苗的研制工作。日前,李蘭娟院士采用的李氏人工肝系統、“四抗二平衡” 救治模式已經初顯成效,兩名危重癥患者轉出了ICU。
和如此強大的學術科研單位進行合作,對于步長制藥來說無疑具有非凡的意義,堅實的科研力量將為今后的疫苗研制打下最好的基礎。春節前才進軍疫苗行業的步長制藥,短時間內就將啟動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工作,其強大的行動力可見一斑。
是為國分憂 也是戰略轉型的必經之路
疫情仍未結束,全力投入疫苗研制工作的醫藥企業值得我們點贊,當然,對于步長制藥而言,研制疫苗是為國分憂,同時也是自身發展中的重要一步。步長制藥正在推進三大戰略轉型,即從營銷型驅動向產品型驅動、向科技型公司轉型;從中成藥向生物藥、化藥、醫療器械、互聯網醫藥等全產業轉型;從中國本土化向全球化轉型為目標,穩步實現生物制藥戰略規劃。而疫苗行業所具備的高科技和全球市場等屬性,無疑緊密契合步長制藥規劃的發展路徑。
為了下好大健康產業鏈這盤大棋,步長制藥已進行了多線布局。去年,步長制藥先后收購了重慶醫濟堂生物、重慶漢通生物;同時在渠道、研發、產品各方面發力,包括網上購藥平臺、診斷試劑與醫療器械、腫瘤早期功能影像技術及影像導航腫瘤微創精準診療技術等。目前在生物制藥產業鏈,步長制藥的布局已經涉及原材料生產領域(醫療器械等)、生物醫藥流通與銷售領域(醫藥電商等)、生物技術領域(腫瘤微創精準診療等)以疫苗為代表的生物醫藥制造則是步長生物制藥產業鏈的關鍵一環,這意味著步長制藥進一步強化了“研發-生產-制造-銷售”的全產業鏈,大健康戰略又邁進一大步。
發展不會一帆風順,但步長制藥走在了正確的路上,并以長遠的戰略眼光和精準的布局給未來添磚加瓦。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