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開市第一天,開盤毫無懸念,千股跌停。不少投資基金的同學也心慌慌,糾結是要繼續加倉,還是止損賣出呢?
陸金所第三期“每天十分鐘,宅著學理財”系列課程,我們邀請到簡七理財創始人簡七老師帶我們學習,重新認識“價格下跌”這件事,幫大家從容應對不同原因的下跌。
【以下是課程干貨文字摘錄】
Tips1
不要慌:分析基金下跌屬于「好跌」還是「壞跌」
面對「好跌」,我們不僅不用心慌,還要考慮是否要加大投入。參考低估值投資法,當一個指數從低估跌到更低的嚴重低估狀態時,我們就可以考慮加倍買入。
面對「壞跌」,我們才應該考慮及時賣出、及時止損。
判斷是「好跌」還是「壞跌」,我們需要從主客觀角度分析。
主觀角度,我們首先需要做好資金安排。適當考慮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客觀角度,要分析買的基金為什么會跌。作為長期投資,指數基金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下跌原因之一,可以概括為「情緒跌」。
市盈率反映市場情緒。市盈率越低,意味著市場的情緒越悲觀,人們會越希望賣出指數代表的這些股票。
市場情緒下滑引起下跌。此處以A股代表性指數“滬深300”為例分析。
(數據來源:理杏仁,統計時間:2014-2017年)
2014-2017年,滬深300指數的凈利潤長期是上升趨勢。在此期間,滬深300指數的點位也從2000多點上升到3500點左右。但在2015年的股災中,指數從5000多點的高點,一下子跌到3000點左右,半年時間就下跌了40%。而它的市盈率,從15年最高點的50倍左右,半年后下滑到25倍,整整跌了50%。
(數據來源:理杏仁,統計時間:2014-2019年)
此案例告訴我們,短期內市場出現大跌,通常和情緒下滑有關。
下跌原因之二,可以概括為「業績跌」。
企業盈利下降引起下跌。如果你投資的是行業指數,一旦遇到行業不景氣,行業內公司整體盈利水平下降,也會導致指數下跌。我們以能源行業作為典型案例分析。
下圖可見,過去9年時間里,中證能源指數的凈利潤整體處于下降趨勢。即便2017年的凈利潤略有上升,可還是低于09年的水平。
(數據來源:理杏仁,統計時間:2009-2017年)
在這段期間,中證能源指數的點位也從3800多點跌到當前的1700點左右。
(數據來源:理杏仁,統計時間:2009-2019年)
顯而易見,由于能源指數的盈利水平長期下滑,本身的投資價值就下降了,這樣的下跌風險就很高,更適合避免投資或者及時止損。
這也提醒我們,定投行業指數的時候,盡量挑選一些盈利長期穩定上升的行業,大概率可以避免虧錢。
當然,現實往往很復雜,有時候我們還需有針對情緒和業績,做更深層次的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比如受國家政策影響較大的環保行業指數,除了關注指數的盈利水平,也要關心相關的政策動向。綜合分析,才能作出更準確的預測。
Tips2
告別「壞跌」:用負面清單做排除法。
了解指數下跌的兩重邏輯后,我們可以建立一張「負面清單」,來避免「壞跌」。
首先,我們應該排除掉自己不理解的基金。
我們要搞懂自己買的基金到底是投資什么的,如果完全不懂,一旦遇到下跌就很慌。
第二,我們要關注指數背后公司的業績。
如果企業的盈利水平并不穩定,甚至處于下降趨勢,那么這樣的指數基金也可以排除掉。
第三,在指數的業績長期上升的前提下,我們要關注市場情緒。
這里你可以通過市盈率等估值指標,觀察一下指數的估值目前處于什么水平,是不是低估。
第四,你要計劃好多久以后會用到這筆錢。
所以,遇到股市或基金下跌時,不妨對照“負面清單”上的4個原則,一步步去分析,這樣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壞的下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