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廈門國際銀行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福建省委省政府、廈門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舉集團之力全力抗擊疫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廈門國際銀行在全力做好金融服務保障、積極開展抗疫金融的同時,攜手旗下澳門國際銀行、香港集友銀行,以及閩都中小銀行教育發展基金會,充分發揮陳嘉庚基金聯誼會境內外會員單位的信息和渠道資源優勢,捐款捐物馳援疫情一線,與全社會一起,匯聚合力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來勢洶洶,前方一線的戰“疫”人員仍面臨著嚴峻的醫療物資緊缺局面。“與子同袍,豈曰無衣”,武漢的身后是祖國強大的后盾,面對困難,社會各界守望相助,銀行人亦不例外,紛紛響應,盡己所能支援抗擊疫情前線。
疫情當前,使命在肩,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積極踐行者,廈門國際銀行先后推出25條金融服務舉措,做廣大客戶堅實的金融后盾。該行早在1月27日即在全國城商行中率先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款100萬元,第一時間助力疫情防控。同時,該行統籌境外附屬機構澳門國際銀行和香港集友銀行,以及發起設立的閩都中小銀行教育發展基金會聯合捐款,加上銀行工會組織的員工捐款,合計追加捐贈超過500萬元人民幣,用于采購緊缺醫療物資,分批次陸續運送至武漢市、福建省等地醫院,積極助力一線醫護人員奮戰“抗疫”。
同心戰“疫”,境內外攜手籌措醫療物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廈門國際銀行第一時間響應號召,把采購醫用防疫物資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秉承科學、精準、務實的態度,多渠道入手,持續了解武漢、福州、廈門等地醫院的庫存和緊缺物資情況,與武漢金銀潭醫院、中心醫院、協和醫院、雷神山醫院等武漢市10家醫院,以及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福州肺科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福建省4家醫院的醫務人員對接,動態確認每家醫院對各項醫療物資的品種質量要求和數量需求。
與此同時,廈門國際銀行發揮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和閩都中小銀行教育發展基金會牽頭發起成立的陳嘉庚基金聯誼會東南亞會員單位和海外愛國華僑的力量,多渠道尋找緊缺醫用物資貨源,抓緊采購下單,同時工作人員加班加點跟進備貨、運輸、報關等環節,目前已有兩批醫療物資到貨并發送一線醫院。
守望相助,首批物資獲得華人華僑傾力支持
祖國的疫情深深牽動著海外華人華僑的心。在陳嘉庚基金聯誼會的積極倡導下,各東南亞會員單位竭盡所能支持祖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時間成立專門的工作團隊負責物資采購、跨境運輸等工作,以實際行動支持祖國“戰疫”。
在物資極為緊缺的情況下,陳嘉庚基金聯誼會的會員單位馬來西亞陳嘉庚基金尋找到了馬來西亞手套大王的醫用手套工廠,經多方溝通,最終成功調動當地庫存現貨并集中于南部工廠統一出貨,環環相扣,分秒必爭,絲毫不敢懈怠。2月11日清早,首批140萬只手套經歷了五個小時車程后到達吉隆坡機場,并在海外航班大面積停航的情況下,通過多方努力于2月12日空運至廈門,廈門國際銀行工作人員在辦妥慈善總會轉捐贈和報關手續后,于2月13日馬不停蹄發送往武漢金銀潭醫院、雷神山醫院等10家武漢醫院和福建省4家醫院。院方表示,這批救援物資將有助于部分緩解一線醫療防護物資緊缺的局面。
從吉隆坡機場將首批140萬件防疫醫療物資運往國內
首批捐贈物資于2月13日運抵國內
共克時艱,第二批援助物資抵達廈門并發往醫院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種醫療物資成了“緊俏貨”,廈門國際銀行福州分行、莆田分行積極行動起來,全面梳理客戶資源和醫療資源,莆田分行行領導更自告奮勇當起了“買手”,幾番周折、最終聯系到某醫藥器械采購網絡平臺,成功采購到口罩、防護服、隔離衣等第二批醫用物資,包括3萬只醫用外科口罩、4000只N95口罩、500套醫用防護服、1000套醫用隔離衣等。2月15日,該批貨物順利運抵廈門,2月16日,工作人員利用周末時間辦妥了慈善總會的轉捐贈手續,于當天發往武漢金銀潭醫院、雷神山醫院、廈門第一醫院、福州肺科醫院等一線抗疫醫院。
第二批援助物資已就位備運
除了上述二批醫療物資,第三批、第四醫療物資也在緊鑼密鼓準備中,包括12000個醫用護目鏡、8000件醫用防護服及10萬雙醫用鞋套,將爭取于近期到貨并運往一線醫院。
同舟共濟,共克時艱,讓我們同呼吸、共命運,全力以赴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待到春回大地,山河無恙人間皆安。祝愿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早日勝利凱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