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截止2月21日收盤,ST銳電(601558)股價報收1.05元。
2月21日晚間,ST銳電(601558)公告稱,為開拓大慶地區風資源、加強主機訂單的銷售力度、獲得大慶政府的支持,公司擬在黑龍江省大慶市成立全資子公司華銳風電科技(大慶)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用于開發當地風電資源,風電場建設。
![]() |
對此,ST銳電表示,鑒于大慶市廣闊的風電發展前景、大慶市對屬地風電開發企業的政策和投資要求。盡快在大慶市成立集團和銳源風能的子公司,能為今后公司風資源的開發、風機銷售、開拓服務市場注入新動力(310328),深耕大慶、深耕東北,可為公司搶占優勢資源。
![]() |
資料顯示,華銳風電于2011年1月13日登陸A股市場,其每股90元的發行價,創下當時主板最高記錄,總市值一度近千億元。
令市場大跌眼鏡的是,上市首日即破發,最高價曾達到88.8元/股,自此變成了觸不可及的巔峰股價。隨著股價不斷下跌,以及除權除息,到如今9年時間過去了,其股價僅為1.05元/股(后復權8元/股),距離巔峰股價早已跌去90%之多,而市值僅剩63.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華銳風電便爆出了虧損,當期歸屬凈利潤虧損5.83億元,2013年凈利潤虧損增至-37.6億元,因此華銳風電第一次戴上了ST帽子。
不僅如此,在2013年,因高管內斗自曝財務黑幕,華銳風電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隨后查出2011年度虛增利潤2.78億元,公司被證監會罰了60萬元!
2014年,華銳風電成功扭虧,當年實現凈利潤8073萬元;退市危機解除后,2015年、2016年,又曝出分別虧損44.5億元、31億元,公司股票又戴上了ST帽子。
2017年,華銳風電再度實現盈利。在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2.45億元、政府補助9874.95萬元、以及對外索賠收入4.13億元的幫助下,當期凈利潤盈利1.15億元,成功保殼。鑒于公司2017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大幅下降,盈利能力較弱,依舊戴著ST帽子僅摘去了“*”。
2018年,公司實現盈利1.85億元,連續2年盈利看似有所好轉,但僅僅是“虛胖”。2017年、2018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分別為-7.24億元、-4.71億元,顯然主營業務仍未得到改善。
![]() |
與此同時,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后,公司預計全年扣非凈利潤虧損23578.39萬元到24,739.82萬元。
這也意味著,自2012年以來,華銳風電扣非凈利潤已連續8年虧損,合計虧損金額或將超115億元……如此的業績表現,仍馳騁在A股市場,可謂稱得上是A股“不死鳥”之一了!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維穩股價”,2019年11月初,ST銳電拋出了一份回購計劃,公司擬在六個月內回購自家股票,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1500萬元(含1500萬元),不超過3000萬元(含3000萬元),回購價格為不超過1.05 元/股(含1.05元/股)。
截至2020年2月4日,公司已回購50萬股,成交價為0.98元/股,成交總金額為49萬元(不含印花稅、傭金等交易費用)。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問理財。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