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XX隔離點轉運病人的車輛已經出發了,請注意對接,聯系人電話是XXXXXXXXX”
“剛剛的表格已收到,我們立刻安排!”
“您好,XX街道半小時后會送3名病人到XX隔離點,請注意對接。”
![]() |
高雨薇是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檢察院的一名干警。自2月8日起,她被借往區防疫專班隔離組負責數據統計工作。隔離點的負責人、醫生,街道的工作人員,方艙的工作人員是她每天都要對接的人。高雨薇每天輾轉在各個微信群里,一天打的電話比過去一年打的都要多,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晚上過了12點也不一定能回家。回家后也不敢關上手機提示音,害怕錯過任何一條消息和一個電話,這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十來天。
坐得太久,身體不可避免會有各種疼痛,睡得少,眼睛里也開始有了散不去的紅血絲,但對她來說,更大的壓力來自于心理上。
“一個數字就是一個人,這是人命關天的事情。”這是高雨薇一天晚上哭著說的。那天凌晨回家后,她接到電話,一個輕癥病人的病情突然加重,急需轉移,一圈溝通后終于解決了問題,實在忍不住哭了出來。
“跟之前下沉社區比起來,工作強度、工作壓力都更大了,每天接觸的是各種各樣的表格,心里想的都是數字后面的人。”
交出去的是表格,也是一個個病人,心里的壓力越來越大,手上的工作卻越來越踏實,心也越來越堅定。高雨薇說,“每天看著微信群里的消息,聽著醫生的回復,能感受到這個生病的城市在一點點好轉,我只能盡我力量讓她好的再快點。我能做的不多,就是許許多多數據統計者中的一員,我能做的只是核實數據、確認病人信息,用最快的速度報數據、申請車輛,比起在外面奔波的人,算不了什么。”
有人步數過萬,在外奔忙一天;有人一步未動,一坐就是一天,大家都在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病者愈,醫者安,愿疫情早日過去,城市重新煥發生機。
![]() |
據了解,高雨薇的父母也在為戰“疫”勝利而奮斗。她的父親是麻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公共衛生科的一名疾控工作者。與所有堅守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一樣,他也是距離病毒最近的人。從預檢分診,到流行病學調查和指導、信息報送,再到密切接觸者“四保一”以及重點區域隨時、終末消殺,他加班加點,直到此刻依然像擰緊的發條,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沖鋒陷陣。
![]() |
她的母親是麻城市第二人民醫院醫保辦的一名工作人員。有著20多年臨床工作經驗的她,雖然現在離開了一線崗位,但依然不退責任。除了落實好簡化發熱病人、疑似病例入院留觀住院手續,保障日常工作有序開展以外,在食堂人手緊缺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主動去單位食堂幫忙洗菜、打飯,保證醫護人員、病人能夠吃上一口熱飯菜,在后方守護好一線的戰友,為共同打贏這場硬仗貢獻著力量。
(文字:余佳 圖片:陽檢宣 視頻:田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