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成為新冠肺炎疫情較為嚴重的歐洲國家。
2月27日,意大利新冠肺炎確診增至655例,累計死亡17例。對此,意大利政府已采取相關管控措施。歐洲主要國家及意大利鄰國也開始著手應對疫情。
疫情顯然會影響歐洲經濟,其影響大小取決于如下六個因素:
一是疫情影響的國家多少;
二是疫情持續的時間長短;
三是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在歐洲經濟的重要性;
四是受疫情影響國家和歐洲的宏觀經濟形勢;
五是受疫情影響國家和歐洲的政策空間;
六是整個世界的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會間接影響歐洲經濟。
疫情變嚴重的國家越多,對歐洲經濟的影響越大。截至目前,歐洲出現肺炎疫情的國家已超過10個。但除意大利之外,德國、法國、英國等發現的數量不超過20個,其他國家發現的數量不超過10個。可以看出,疫情沒有在歐洲出現蔓延之勢。只要意大利的疫情能夠得到控制,德法英三國沒有變嚴重,疫情在歐洲擴散的范圍有限,歐洲經濟受到的影響就有限。這是最好的情景。但是疫情仍存在較大的在歐洲蔓延的可能。歐洲的申根國家之間,人員流動很方便,為疫情的快速傳播創造了條件。一旦意大利的情況繼續惡化,德法英也出現嚴重情況,或者其他歐洲國家出現嚴重情況,都會使得疫情對歐洲經濟的影響加大。
疫情持續的時間越長,對歐洲經濟的影響越大。疫情的持續時間顯然會影響企業投資和生產、居民消費,進而影響整個宏觀經濟。疫情持續時間越長,企業投資面臨的不確定性越大。此外,疫情持續時間長,還會造成商務人員流動面臨長時期的障礙,進而不利于企業跨國投資和經營。歐洲經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高,較為依賴服務業,疫情對服務業的影響更加直接,進而不利于整個歐洲經濟。比如,2018年意大利服務業占GDP比重為66.34%,德國、法國、英國的服務業占比也都在70%左右,甚至明顯超過70%。與此相對比,2018年中國服務業占比僅略高于50%。
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在歐洲經濟中越重要,對歐洲經濟的影響越大。歐洲經濟最重要的四個國家是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如果將英國依然視為歐盟國家,則2018年德法英意占歐盟經濟的比重分別是21.03%、14.80%、16.03%、11.10%。這四個國家合計占比62.96%。很顯然,意大利經濟在歐洲經濟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如果疫情對意大利經濟的沖擊較大,則會牽連歐洲經濟。如果疫情在上述四個國家中繼續蔓延,則整個歐洲經濟會受到更大的沖擊。
受疫情影響國家和歐洲的宏觀經濟形勢越不好,對歐洲經濟的影響越大。這意味著這些國家的抗沖擊能力較弱。在歐洲主要國家中,意大利的經濟形勢屬于較差的。2018年意大利經濟增速僅為0.8%,估計2019年會進一步下降到0.2%。盡管IMF預計2020年意大利經濟增速會回升到0.5%,但很顯然回升幅度有限。與此相對比,德國、法國、英國在2018~2020的經濟增速都明顯高于意大利。意大利的失業率在歐洲國家中也屬于最高的一批,2019年的失業率接近10%。在這種情況下,意大利受到肺炎疫情的沖擊將會更大,從而進一步使自身經濟陷入困境。從整個世界的角度來看,歐元區近兩年的經濟形勢并不好,低于整個世界經濟增速1.7個百分點。2020年,歐元區經濟增速則進一步被世界經濟增速拉開2個百分點。因此,意大利經濟和歐洲經濟原本已陷入多年的困境,此次疫情會讓意大利經濟和歐洲經濟雪上加霜。
受疫情影響國家和歐洲的政策空間越小,對歐洲經濟的影響越大。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歐日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債務不斷累積,世界已進入高債務時代。國際評級機構惠譽發布的全球政府債務圖表顯示,截至2018年,全球政府債務大約是2007年的兩倍,占全球GDP的比例幾乎達到80%。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日本2018年政府總債務占GDP的比重是237.1%,位居全球之首;美國、歐盟分別是104.3%、81.9%;中國僅為50.6%。在歐洲債務已經很高的情況下,歐洲國家的財政政策空間被限制。更為不利的是,歐洲國家的貨幣政策空間更為有限。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歐美央行利率相繼調低至零利率附近。常規貨幣政策認為,政策利率在零附近已無繼續下降空間。但危機后的十年內,刺激效果甚微。政策制定者們認為有必要進一步拓展政策利率,補充常規政策利率。隨即誕生負利率政策。目前歐洲央行政策利率已經是-0.5%,其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和效果都難言樂觀。
整個世界的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越大,對歐洲經濟的間接影響越大。IMF今年1月20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對今年世界經濟增速的預測是3.3%,明顯高于2019年2.9%的估計值。當時預測的時候,IMF還沒有考慮到肺炎疫情這一事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IMF之所以認為2020年世界經濟增長會有所反彈,主要是認為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簽署、英國脫歐等事件消除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在考慮肺炎疫情之后,雖然在基準情形下,中國經濟僅下降0.4個百分點,從6%下降到5.6%,世界經濟也僅下降0.1個百分點,但是如果考慮到疫情持續的時間更長,擴散到的國家更多,則世界經濟受到的沖擊會更大。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由于世界各國、各地區的聯系非常緊密,疫情給整個世界經濟帶來的沖擊顯然會影響到歐洲經濟。
總之,疫情對歐洲經濟的影響程度取決于許多因素。相對樂觀的情形是,意大利的疫情能夠在短期內被控制住,并不被擴散到歐洲其他國家,則影響有限。但是疫情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更大,從而造成更大的影響。最不利的情形是,疫情大幅擴散,從而對歐洲經濟造成比較大的沖擊。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校對:彭玉鳳)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