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一天增加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13例 累計3150例】財聯社2月29日訊,據人民日報,韓國一天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13例,累計確診3150例。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韓國經歷了極速擴散。韓國累計確診病例于20日當天超過日本和新加坡,成為海外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
據28日世界衛生組織和韓國官方公布的數據,全球除中國地區的確診病例共計4691例,韓國確診數字累計達2337例,這意味著,其中一半的病例來自韓國。
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通報的最新疫情數據,截至29日上午9時,韓國較前一天下午4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94例,累計確診病例達2931例,共出現16例死亡病例。
而韓國“戰疫”的重心,無疑是疫情集中爆發的大邱。作為“重災區”,大邱防疫形勢嚴峻,它將如何牽動韓國疫情走勢?新冠肺炎疫情在韓國是如何愈演愈烈的?又將會對韓國的經濟造成怎樣的沖擊?
韓國疫情局勢“前松后緊”
1月20日韓國出現首例確診病例,此后一個月疫情發展緩慢,到2月18日僅確診31例。
以日本疫情作為對比,除去“鉆石公主號”郵輪上的確診病例,日本本土18日累計確診65例。得益于韓國早期嚴密的防控措施,韓國彼時的狀況要優于日本。
然而,隨著一名居住在韓國大邱的61歲女性(31號患者)的確診,韓國疫情局勢出現明顯惡化。2月19日后確診的病例陡然攀升,一周新增超過1200例,日均增長數一度超過100%。
相較之下,日本本土的肺炎疫情發展則相對平緩,未見明顯的數量激增。
作為日本疫情的“重災區”,“鉆石公主號”郵輪的狀況雖然危急,但因其被隔離在岸邊長達1個多月,實際上并未對日本本土造成嚴重影響。反觀韓國,大邱“31號患者”的出現卻正式宣告疫情開始在韓國本土肆虐。
大邱成韓國疫情風暴中心
梳理 “31號患者”的活動路徑可以發現,該名女子出現癥狀后仍頻繁出入公共場合,兩次前往新天地教會參加禮拜活動,隨后多名參與活動的人員被確診感染,1000余人被隔離,韓國媒體已將“31號患者”稱為“超級傳播者”。
這位“31號患者”所在的大邱市,一夜之間成為了韓國疫情的重災區。作為韓國第四大城市,大邱擁有近250萬人口,距釜山不到100公里,距首都首爾約300公里,坐高鐵僅1小時50分鐘的車程。
而疫情也迅速以大邱為中心向四周和社會各界蔓延。截至29日,據韓聯社報道,大邱累計確診2055例,占據韓國確診總人數的70%。臨近大邱的慶北、釜山市和慶南分別累計確診469例、77例、59例。
距離大邱僅20公里的清道郡(縣)大南醫院內發生集體感染,韓國境內19日首次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死者便是該醫院一名63歲韓國籍男子。
韓國海陸空三軍的感染者中也有兩名士兵與大邱有著密切的聯系。首例確診的韓國海軍水手曾在13~18日回到大邱;忠清北道某陸軍部隊士兵16日在大邱與女友碰面,其女友是新天地教會的信徒。
2月23日,韓國確診病例激增256例,累計突破600例。也就是在這一天,韓國總統文在寅正式宣布將新冠疫情預警上調至最高級別“嚴重”,并強化應對措施。而即便是在2015年中東呼吸道綜合征(MERS)期間,韓國的疫情預警級別也只停留在第二級別“警惕”。
目前,大邱的疫情形勢仍不容樂觀,而且似乎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韓方稱,對新天地大邱教會信徒的檢查還在進行中,該地區的確診病例近期或將持續增加。
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負責人金剛立表示,截至27日,已經對約三分之一的近11萬名新天地教會教徒進行了確認。其中,1638名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癥狀,已經對他們采取居家隔離措施,接下來將展開檢查。
疫情怎樣沖擊著韓國經濟
韓國疫情的加劇正在全方位影響著韓國經濟和內部的各產業鏈。27日,韓國央行將2020年韓國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2.3%下調至2.1%。
產業方面,隨著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企業相繼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作為韓國支柱產業之一的芯片產業承受了不小的壓力。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若三星電子或同等級的芯片制造企業,其中一個工廠出現5分鐘的停產,考慮到停產后的材料損失、不良率提高及供應短缺,將出現數十億韓元的經濟損失,而新冠肺炎所引發的停產很明顯損失將更大。
除了芯片及數碼產業,汽車行業可謂受到影響最大的行業。據現代汽車及韓國汽車工業協會披露,由于數家位于大邱及周邊地區的工廠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供應商停產,導致現代汽車位于蔚山的部分生產線,將在因中國零部件短缺引發反復停產與復工后,再次面臨停產。
據韓國統計廳28日發布的《1月產業活動動向》,1月韓國產業生產環比增加0.1%,消費與投資減少,特別是消費創下8年11個月以來的最大降幅。統計廳官員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1月時對服務業和免稅店銷售等消費產生的影響有限,但對整個零售銷售和投資的影響將會在2月出現。
韓國央行方面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韓國經濟的沖擊是暫時性的,隨著政府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設備投資呈恢復勢頭,民間消費和出口有望在疫情平息后走出低迷。
中金公司在最新研報中指出,在中國制造業因為疫情而暫時產能尚未完全恢復背景下,同樣作為全球制造業大國韓國的工廠,如果短時間降低產能或者停產,無疑會加劇全球供應鏈緊張,尤其是在其優勢產業如電子、鋼鐵、汽車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