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以來,在基金收益率最高已超過50%,收益率超20%的基金已接近500只的背景下,關于是否贖回的討論陡然增加,部分基金渠道人士提供的信息也證實基民贖回情況明顯,有業績優秀的明星基金在單個小渠道一天就損失約1400個基金持有人。
散戶贖基意愿增強,或存在某些合理性,有明星基金經理近期減持漲幅過大的品種兌現收益。東吳基金新趨勢基金經理劉元海也認為,春季躁動行情已接近后半程,單純由流動性和風險偏好驅動的行情是不可持續的,三四月份的市場可能進入調整鞏固階段。
安信證券曾提出因國內疫情擔憂產生的調整是“黃金坑”,此后市場確實快速修復了節后的跌幅,創業板指數更是快速創出新高。綜合考慮當前形勢,安信證券對A股市場目前狀態的看法是,當前因海外疫情擔憂產生的調整是“黃金坑2.0”。從市場規律來說,“黃金坑2.0”的修復行情可能會走得更為穩健一些,市場風險偏好可能相對略降一些,這使得市場修復的速度和結構上也會和“黃金坑1.0”的修復行情有所不同,預計修復速度相對更緩和一些,結構上不會過于極端,市場不會再過度追捧題材股,更關注基本面。
明星基金在單個小渠道一天損失上千金主“我是去年國慶節后買的基金,現在賺的還可以,是不是要贖回?”“持有好幾年了,最開始虧了50%,現在漲上去了,只虧30%,打算割肉走人。”券商中國記者最近在調查中發現,隨著A股市場逐步向好,公募基金獲利能力增強,隨著而來的,不僅僅是基金認購市場的火爆,也包括基金的大量贖回。
深圳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賺錢的時候份額反而縮水了,這在公募基金市場是一定的規律性的,不過這個規律性大多發生在已經虧損的基金上。“有一些基金可能前期的用戶體驗不好,套住基民的時間太長,行情來了,這些基民自然想賣掉基金走人。”
上述人士強調,買基金的點位不同,持有基金的心態也不同。
券商中國記者發現,鼎信匯金基金銷售機構總經理陳浩發出的兩張截圖顯示,該公司代銷的深圳超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產品,在2月26日僅在鼎信匯金就損失了大約1400個基金持有人。陳浩在微博上稱,公募基金在獲利比較好的情況下會遭遇一定規模贖回,是一個既有規律,并指出這些贖回的基金持有人大多屬于散戶,這和公募基金業內人士的觀點大致類似。
![]() |
![]() |
值得一提的是,遭贖回的上述基金,是一只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偏股混合型基金產品。數據顯示,該基金成立于2019年6月,由這家超大型基金公司的研究總監親自擔任基金經理,最近三個月的收益率超過46%,六個月的收益率超過75%,截止2月26日,該基金成立以來的收益率高達90.22%。
賺錢是好事,但在波動上漲的市場中,基金凈值越往上拉,散戶贖回的意愿也就越大,此類現象在去年年中也比較明顯。東方財富(300059,股吧)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中期,在前6個月投資中獲得正收益的主動偏股式基金總份額為1.56萬億份,比2018年底的市場低谷期竟然少了1284.9億份,份額縮水8%。
分歧嚴重,大資金希冀借助調整買基入市
值得一提的是,2月26日創業板暴跌也被認為是可能與基金贖回有關。
2月26日滬深三大股指全部收跌,其中創業板指大幅震蕩走低,當天收跌于4.66%,盤中跌幅一度超過5%,半導體、儲存器等科技類概念板塊均下跌超過8%。
前述人士認為,各大基金銷售渠道都可能遇到一定程度的贖回,一些基金可能被迫降低倉位,應對基民贖回的壓力,但領漲的基金卻一直都是巨額凈申購。
“去年也是一樣,業績排名最強的頭部基金漲的越多,基民來的越多。其他基金即便業績不錯,也很難說規模增長。”華南地區的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認為,基民的心理大多取決于短期業績的表現,從而影響著贖回持有的決策。
相對散戶的贖回意愿,機構持有人似乎正積極借道公募基金布局A股市場。根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有超過80只主動偏股式基金發布了限制大額申購的公告。2月27日,南方基金旗下南方互聯混合基金公告,自2020年2月27日起,將暫停接受單日每個基金賬戶累計申購、定投和轉換轉入本基金超過500萬元的申請。博時基金也公告,自2020年2月25日至2020年2月28日期間,博時回報基金單日每個基金賬戶的申購、轉換轉入及定期定額投資累計金額應不超過100萬元。如單日每個基金賬戶的申購金額超過100萬元,基金有權拒絕。
![]() |
部分公募基金認為資金驅動行情難以持續
公募基金凈值增長短期表現太好,也預示著短期的波動也因此將加大,類似A股2月26日的此類走勢,這是贖回沖動下一個較為真實的因素。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今年以來業績表現最好的偏股型基金,兩個月的收益率已經超過53%,至于各種開放式基金年初以來收益率超過20%的產品,也總計達到485只。
在這種背景下,實際上即便基民不愿意贖回,基金經理也打算先幫基民賣股票了。根據券商中國記者近期的一次電話采訪,華南地區某明星基金經理透露其獲利的新能源倉位已經賣掉了兩個點,在減持新能源的同時,這位明星基金經理加大了對消費股的布局。
消費股在這波行情中表現并不好,但基金經理突然開始從科技半導體新能源里面開始抽身,增加這部分投資,可能意味著A股市場在第二季度面臨一些壓力。
“我們判斷,今年春季躁動行情已經接近后半程。”東吳基金旗下新趨勢基金經理劉元海認為,本輪春季躁動行情開始之時是由盈利轉好預期所驅動的,但之后因為央行大幅釋放流動性加上新基金銷售火爆,市場風險偏好明顯提升,但是,單純由流動性和風險偏好驅動的行情是不可持續的。
劉元海還表示,3月-4月A股市場將由近期流動性和風險偏好驅動轉向基本面驗證期,而由于1季度基本面將很難推動當前估值水平繼續提升,因此3月到4月的A股市場可能將處于調整和整固階段。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