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人貸、PPmoney網貸等多家行業頭部平臺相繼宣布完成中國人民銀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即征信系統)數據對接,所有借款人相關信用信息將定期報送征信系統。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統,將對網貸行業中普遍存在的部分借款人惡意逃廢債現象形成強大威懾,在大幅提升網貸平臺的風控能力的同時,有效保障出借人合法權益,并對網貸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產生深遠影響。
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但網絡借貸機構缺乏信用信息共享和聯動預警機制,使潛在的金融風險無法快速識別和有效化解。央行征信系統是世界上收錄人數最多、數據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的征信系統,在防范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業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統后,網貸行業經營數據將實現全部打通,借款人在各個平臺的借款情況可實時更新。通過信用信息的共享和查詢,網貸機構可以更加全面清晰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狀況,從源頭上把控風險,利于平臺快速篩選出優質資產,促進資產質量提升。同時多維度的信用數據,能夠幫助網貸平臺打造更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從而大幅降低運營風險,保證網貸平臺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部分借款人誠信意識缺失和失信成本極低,導致網貸平臺逾期率居高不下;同時受行業清理整頓和疫情的雙重影響,個別借款人惡意逃廢債的比例呈上升態勢,一直是困擾網貸行業健康發展的難題之一。
國內知名網貸平臺PPmoney首席執行官胡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1月18日央行二代征信系統上線后,在進一步增加征信維度的同時,加大了對于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PPmoney網貸正式接入央行征信系統后,將為網貸機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提供有力武器。他指出,接入央行征信系統不僅大幅降低了平臺的運營風險,也有利于保護廣大出借人的合法權益,提升出借人信心。目前PPmoney 已正式完成與央行征信系統的對接工作,用戶可以隨時通過央行征信系統查詢自己在平臺的相關借款記錄。
近來來,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信用體系建設進程正在加快。從中國互金協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搭建,到百行征信成立,再到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統,互金行業征信體系正在逐漸完善。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失信懲戒機制的逐漸健全、金融科技的持續發展,網貸行業的風險管理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重科技、重服務、重風控、重資產的優質頭部平臺未來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