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暴發的新冠疫情,對脫貧攻堅會產生什么影響?到2020年底,還有不足300天,時間緊任務重,脫貧基本標準是否會發生改變?
3月12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對這些問題一一回應。他表示,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但是不會因此改變完成任務的決心和信心。“我們要保持目標不變,加大工作力度。”
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主要是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人流、物流受到了影響。比如,打工受影響。不過,這個狀況在改變。去年貧困人口跨鄉打工的是2729萬人,到3月6日,已經出去了1420萬人,占去年實際打工人數的52%,比往年略低一些。疫情好轉、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之后,出去打工的速度在加快。2月28日到3月6日這一周時間里,打工的人數增加了300萬。預計還將提速。
再比如,扶貧產品的銷售、春節期間的旅游也受到了影響。雖然春天不是農產品(000061,股吧)收獲的主要季節,但是一些時令農產品,像云南的花卉就損失幾十億元的銷售。現在政府也在開始逐步采取行動,化解這方面影響。
三是扶貧項目開工受到影響。許多扶貧項目關系到老百姓(603883,股吧)的行路、生產、飲水,到3月6日,1/3的扶貧項目已經開工,這項工作的速度也在加快。
劉永富稱,疫情有影響,影響還不小,“但我們采取措施以后,降低了一些影響。有的是把損失的時間奪回來,像產業,東方不亮西方亮,搞一些短平快的項目。”
2015年中央明確提出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到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經過七年多的精準扶貧,特別是四年多的脫貧攻堅戰,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縣從832個減少到今年的52個,接近完成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
當前,中國的脫貧標準采取“一二三”標準。“一”是一個收入,收入是個基本標準,但不是唯一標準。還有“兩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有保障,基本醫療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國家扶貧標準,是2010年的不變價農民人均收入2300元,按照物價等指數,到去年底現價是3218元,計劃到今年是4000元左右。劉永富稱,根據建檔立卡的信息,已經脫貧人口的收入,人均都在9000元以上,剩余貧困人口人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
對于“兩不愁”,他說,目前也做到了。至于“三保障”,現在義務教育階段失學輟學的孩子有,但很少。通過縣醫院的建設,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建設,現在所有村都有了衛生室和村醫,能夠保障貧困人口有地方看病、看得上病。另外,還有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項制度,醫療保險的社會保障網也建起來,解決看病難的問題,基本的醫療保障能夠做到。住房方面,這幾年解決了800多萬貧困戶的住房安全問題,現在還有一些正在解決中。
劉永富表示,對“三保障”和安全飲水工作是按月調度,全國大概還有15萬人沒有解決。當然,這個數字是動態的。飲水的問題,有的時候是季節性缺水、工程性缺水,但會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小孩子失學輟學也是動態的,由于外出打工,由于上學不便,特別是有一些厭學的孩子,要反復做工作。
“今年雖然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是這個基本標準不會變,不會降低,也不會拔高,要堅持這個標準不動搖。”劉永富說。
至于野生動物限養、禁養,劉永富表示,農村確實有一些把野生動物養殖、銷售作為特色產業來發展,有些村投資幾十萬元、上百萬元,但不是支柱產業,沒有規模化,具體的數字確實沒有統計。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生效后,劉永富表示,有關部門正在制定詳細的目錄,明確哪些不能養,哪些可以養。對這些該關的關,該停的停,該轉的轉,造成損失的,通過多種形式給予幫助、轉產,搞一些替代的產業。
“總的來講,不會對脫貧攻堅產生太大的影響,特別是不會對完成任務產生大的影響。”劉永富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