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3月12日,DR001加權平均利率連續24個交易日位于2%以下,從2018年下半年貨幣政策轉松以來,隔夜利率持續20個交易日以上保持在2%以下僅出現過一次,即2019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包商銀行被接管事件爆發時。 ]
隔夜資金利率持續低于2%、市場利率與政策利率一直倒掛、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創下歷史新低……近期,資金面的寬松在市場上有著直觀印證。更有觀點直呼,自2月3日以來,本輪資金利率低位持續時間之長,創造了2018年下半年貨幣政策轉松以來的新紀錄。
與此同時,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也停擺了18個工作日。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近期資金面的寬松主要是受前期流動性投放、節后資金回流銀行體系、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疫情之下信貸需求偏弱等因素影響。
而關于未來資金面是否還會維持這一態勢,有觀點稱,考慮到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主要經濟體央行降息預期加強,全球負利率有加深跡象,中國貨幣政策仍將維持相對寬松,不過或在4月迎來階段性波動,這是由于4月是傳統繳稅大月,再加上2000億MLF(中期借貸便利)到期,流動性存在邊際收斂壓力。不過全年來看,利率中樞仍將下移。
資金利率低位運行
“近來,流動性是比較寬松的,雖然這兩天資金加權利率有所上行,但還是挺松,金融機構都能借到錢,說明錢是充裕的。”某大行金融市場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這種寬松態勢自年后開市以來一直在持續,除了開市首日流動性出現階段性緊張外,而后的一個多月資金利率連連下行,短端利率下行更為明顯。截至3月12日,DR001(銀行間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加權平均利率連續24個交易日位于2%以下,最低值為1.22%。截至當日下午收盤,DR007加權平均利率報2.1598%,DR001加權平均利率報1.6594%。
光大證券(601788,股吧)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從2018年下半年貨幣政策轉松以來,隔夜利率持續20個交易日以上保持在2%以下僅出現過一次,即2019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包商銀行被接管事件爆發時,市場流動性分層加劇,銀行間資金淤積情況嚴重,隔夜利率連續21個交易日位于2%以下。
更能反映市場流動性的DR007也持續走低,步入3月,DR007加權平均利率連續多日低于2%,在1.9%上下波動,明顯低于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2.40%,與政策利率倒掛。另外,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大幅下行,1月、3月、6月等期限品種發行利率已創下歷史新低。
前述交易員對記者稱,造成資金面寬松的直接原因在于前期流動性投放的充裕。Wind數據顯示,2020年前兩月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實現凈回籠1170億元,同時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總的流動性投放約6830億元,稍高于2019年同期。據悉,2019年前兩月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實現流動性凈回籠1.1萬億元,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凈投放4000億元。
“這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加上延期開市,央行為了對沖市場波動,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政策工具提供流動性,推動貨幣市場利率下行,降低資金成本。”上述交易員說。
另外,王一峰分析,春節后現金回流銀行體系、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發力等對資金面的寬松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春節過后,現金會通常逐步回流至銀行體系(初步預計規模約1萬億元),進而推高銀行備付金水平,造成資金面的寬松格局。近期隨著疫情初步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復工復產節奏的加快,現金回流速度進一步提速。”他稱。
同時,銀行業信貸投放節奏的變化也助推了市場流動性的充裕。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2月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銀行信貸投放變化較大,企業和個人信貸需求偏弱,特別是個人信貸下滑明顯,使得部分資金淤積于銀行間市場。
日前公布的2月金融數據顯示,2月居民中長貸僅錄得371億元,是2012年3月以來的單月最低值;新增企業中長貸4157億元,較去年同期少增970億,弱于季節性。
流動性寬松將持續多久
資金利率接連多日的低位運行,也引發了市場關于資金面是否將持續寬松的討論。中信證券(600030,股吧)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對第一財經表示,“大概率仍將會持續,因為貨幣政策趨向寬松,而且日前召開的國常會也提到了普惠定向降準,從期限上看,我認為今年上半年流動性都不會趨緊。”
東吳證券(601555,股吧)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李勇也對記者稱,預判貨幣政策維持寬松狀態,這主要是考慮到,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主要經濟體央行降息預期加強,全球負利率有加深跡象,因此后期央行有降息的可能,不僅是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調,存款基準利率也有調整的可能。
至于持續的時間,李勇表示,主要取決于兩方面,一是疫情的發展(目前看基本得到控制,4月底是一個時間點),二是財政發力的大月可能會對資金面產生影響(預計在二季度),因此,目前看資金充裕應當會持續到4月份,二季度會有一定收緊,整體而言,全年都將處于相對寬松狀態。
還需注意的是,如果資金面保持寬松,那么資金利率將持續下移,進一步與政策利率形成倒掛,這種長時間的倒掛是否可行?“這相當于銀行以高利率從央行借錢,然后再以低利率融出,實際上是賠本的買賣,在市場條件下難以持續。”有分析稱。
對此,天風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孫彬彬表示,逆回購并不是超儲的唯一來源,降準、財政支出、現金回籠、外匯流入都可造成銀行體系資金增加,而且成本也比較低。
孫彬彬還認為,未來資金利率并不一定非要回到政策利率上方,當前經濟金融結構導致的信用投放不足,市場利率低于政策利率可能會成為常態。同時,2019年以來央行珍惜貨幣政策空間,以及希望商業銀行讓利支持實體經濟,也導致政策利率調整節奏偏慢,主要還需判斷央行未來會如何行動。
而近日央行曾明確引導市場利率和LPR下行,且多次提到降低存款基準利率的問題,基于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政策利率還會有進一步的下調,同時,市場利率也預計進一步下行。“預計政策利率下調的空間,至少有20bp,當然可能是分步實施,下一次調降政策利率時點預計是在3月,至少10bp。”孫彬彬提到。
明明還稱,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有望在本周周末前后推出,對股份制銀行降準力度將額外增加。降準之外,考慮到對沖疫情的需求和中美利差空間,比較合適的降息時點已經到來。MLF降息或將在3月16日落地,預計下調5~10bp以引導20日的LPR繼續下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