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開學高峰期,一般直飛也就三四千元。”曾在倫敦留學的李小姐在受訪時表示,現(xiàn)在不少留學生都想跑回來,但太難了,機票已出現(xiàn)“坐地起價”的情況。
一位正在倫敦囤積生活物資的中國留學生告訴記者,“昨天去超市放開了買,近期不準備出門了。囤了40包泡面,35KG大米,20罐午餐肉,餓不死了。”
最近,境外飛中國機票價格暴漲。倫敦飛北京最高價已飆漲到5萬元,飛上海的公務航班單個座位叫價已飆漲至18萬元起。其他歐洲國家票價也是節(jié)節(jié)高漲。而在缺少直飛航班的情況下,中轉1至4次成為歸國華僑、留學生無奈的選擇。
分析人士認為,出行需求加大、航司運力不足、三方票務平臺提供的不合理轉機方案,合力造就了“天價機票”。
1“一個座位18萬”
疫情海外蔓延勢頭加劇,各國防控措施不斷升級,而中國國內疫情局面已得到較大程度的控制,不少海外華人、留學生歸國心切,機票價格也接連創(chuàng)出高價。
回上海一個座位要18萬元?還僅僅是起步價?是的,你沒看錯,某主打公務飛行的航司“祭出”的歸國海報顯示,3月18日從倫敦出發(fā),途徑日內瓦后抵達上海,座位數(shù)為40個,單個座位售價18萬元起。
![]() |
記者打開某在線購票平臺發(fā)現(xiàn),3月16日,有5趟從倫敦飛往北京的航班機票在售,全部為中轉。票價從15000元至60000元不等。
![]() |
2中轉4次 全程69小時
除了英國,其他歐洲國家的票價也是節(jié)節(jié)高漲。原先同期不過幾千元的票價,皆漲到了上萬甚至幾萬元。
以確診人數(shù)破萬的意大利為例,3月17日從首都羅馬飛上海,票價在一萬至三萬左右不等,其中多個班次顯示“票少”。
![]() |
![]() |
比如3月16日,如果想從意大利北部的城市米蘭飛回北京,以日本航空的一趟班機為例,需要經(jīng)過意大利、德國、奧地利、芬蘭、日本、中國等多個國家的機場,單程需要轉機的數(shù)量達到4次,全程竟需要將近69個小時。
![]() |
3 多因素致票價暴漲
機票暴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資深航空評論人秦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機票價格暴漲是需求關系造成的。歐洲疫情在爆發(fā)當中,出于對自身安全的考慮,很多人包括留學生、華僑,想回到現(xiàn)在相對安全的中國國內。所以促使出行需求增長。”
航司的運力不足,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秦嶺進一步解釋稱,疫情暴發(fā)后,其實英方的航空公司比如英國航空,實際上是暫停了直飛中國的航班。航空公司一半的外方運力已經(jīng)沒了。那剩下的我方的航空公司,諸如國航等,航班有在開通,但不像原來一樣是保持正常的狀態(tài)。
原來國航方面,比如倫敦飛北京,最多的時候一天有三班。但現(xiàn)在的狀態(tài),一天一班或者兩班都是不固定的。從運力上來說,盡管漸漸開始恢復,但跟鼎盛時期相比,航空公司能提供的運力是不足的。
綜合來說,航司運力不足,但出行需求卻非常旺盛,合力導致了機票價格的暴漲。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機票平臺也間接“鑄就”了高昂的機票價格。
秦嶺表示,機票第三方網(wǎng)站在沒有直飛航線以后,會提供轉機的各種方案。有些原本較為合適的方案因部分航段爆滿,而系統(tǒng)無法匹配,隨后三方平臺或許會提供其他非常不合理的轉機方案,大多需要繞路。
這樣一來,航行時間較長,價格也自然更高。“平臺把多個航段的價格進行一個數(shù)學計算以后推薦給你,就會出現(xiàn)五六萬元這樣的價格。”秦嶺也指出,當然,航司艙位分經(jīng)濟艙、公務艙等,有些高價機票可能自動匹配到了公務艙。
“歐洲疫情也在不斷變化當中,不可控、不確定因素增多。航班很可能被取消,或被延誤。所以機票價格會變得非常快,也難以無法預測。”秦嶺說。
4 留學生開始大量囤貨
為了渡過難關,海外留學生已開啟宅家囤貨模式。
“昨天去了超市放開了買,近期不準確出門了。囤了40包泡面,35KG大米,20罐午餐肉,餓不死了。”一位就讀于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正在囤積生活物資的中國留學生江先生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江先生給記者展示的照片顯示,冰箱、地板已堆滿生活必需的各種物品。尤其是冰箱,塞得滿滿當當。
![]() |
![]() |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國際金融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wǎng)立場。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wǎng)無關。和訊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