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庫叔
來源|瞭望智庫(ID:zhczyj)
編輯|蜜姐
3月9日,受石油價格戰影響,美國股市經歷了歷史性的“黑色星期一”:道指跌約900點,科技、石油等板塊大幅走低,標普500指數現跌6.66%,標普500指數日內跌7%,觸發第一層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鐘。上一次出現這樣的熔斷,還是在1997年。12日,美國股市再次觸發熔斷機制,截至當天收盤,三大股指均暴跌9%以上,已陷入技術性熊市。
分析人士指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國際油價驟降以及美國對歐洲實施旅行限制,是美股暴跌的導火索。從“黑色星期一”到“黑色星期四”,股市一周兩次熔斷凸顯美國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也令總統特朗普的連任前景蒙上陰影。目前,市場高度期待特朗普在數日內兌現其刺激計劃。
12日當天的全球股市也是跌聲一片。除美國股市外,泰國股市、菲律賓股市、韓國股市、巴基斯坦股市、印尼股市、巴西股市、加拿大股市、墨西哥股市、斯里蘭卡股市、哥倫比亞股市等也都發生了熔斷事件。當天堪稱是全球股市“熔斷日”。不過,從中國A股市場近幾日的走勢來看,盡管美股暴跌,但A股總體上表現堅強。
那么,美股熔斷到底因何而起?股市與油價是怎樣的關系?全球股市又為何會遭遇斷崖式下跌?
文 | 劉遠舉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注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美股熔斷,原因是多方面的
中國出現疫情后,經濟被按下暫停鍵,至今未能全面復工。中國是世界工廠,工廠沒開工,對石油的需求量就會下降。根據IHS Markit原油市場服務發表的報告,2020年第1季度世界石油日需求量可能比上年同期減少380萬桶。此次減少在有報告以來的需求量減少中幅度最大。
對全球原油市場來說,需求在下降,但產量在增加。此前,美國一直依賴中東的石油,直到頁巖氣興起,讓美國成了石油出口國家。2019年美國的原油出口增加了45%。
供大于求,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就會出來維持局面。作為出口石油的國家用于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石油政策的組織,OPEC目的在于維持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穩定,價高就增產,價低就減產,確保石油生產國獲得穩定收入。俄羅斯也是產油大國,雖然不是OPEC成員,但從2016年就和OPEC聯手行動。
這一次,國際上供大于求,OPEC要求減產,但俄羅斯拒絕配合。OPEC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OPEC產油國在3月6日的會議上談崩了。簡單的說,俄羅斯的想法是,我們減產,美國人就增產,價格上不去,自己的市場份額還低了,收入也少了,所以不能減產。更何況,由于伊朗和委內瑞拉被美國制裁,再加上利比亞內亂,國際原油實際已經處于減產狀態。
這個想法,不無道理。其實早在2014年,OPEC就試圖降價,拖跨美國的頁巖油行業,油價一路跌至20多美元。一些頁巖油企業死掉了,另一些則頑強地生存下來。2年以后,OPEC停止增產,轉而通過減產來提價。
面對俄羅斯的不合作,沙特發出威脅,你不跟隨我行動,我就增產,把價格降到底。這樣即使俄羅斯增產,總體收入仍然會下降。價格戰一打起來,油市隨即受到極大沖擊,布倫特原油期貨在震蕩交投中暴跌12美元至每桶33.20美元;美國原油期貨跌11.80美元至29.48美元。
石油價格震動,傳到股市,美國股市就崩了。
2油價對全球資本市場的風險有限
美股和石油的關系并不那么明確。這一次,主要是市場擔心頁巖氣企業引發黑天鵝效應。頁巖油的致命弱點是成本較高,要健康地生存需要油價在50美元以上。油價若持續低迷,會擊垮很多頁巖油公司,產生連帶效應,威脅到美國資本市場。
其實,石油價格降低對美國來說,也有好的一面。美國是一個制造業國家,是石油消耗大戶。石油價格低,美國制造業燃料價格低,化工原材料價格低,有益于經濟發展。此外,以俄羅斯、沙特自身的經濟結構來說,他們都堅持不了多久。
這是一個三方的博弈。我們知道,一個戰略的核威懾,包括三部分,核彈頭、投放能力,以及行動的決心。石油價格戰與之類似,國際行為中,付諸行動的決心并非憑空而來,而是依賴于理性算計,通俗來講就是依靠實力。國際經濟角力,對方的情況,能夠承受的水平,其實都是攤在桌面上的。
俄羅斯和沙特都想低價拖垮美國的頁巖氣,但這種辦法就像“七傷拳”,也會傷到自己。
沙特的石油生產成本雖然低,但國家依賴石油收入覆蓋國內的高福利支出,以及國家的經濟轉型投資,石油價格低了,國家就缺錢。2015年沙特財政平衡的原油價格超過了100美元/桶。此外,沙特王儲小薩勒曼目前面臨著正式繼任的問題,國內政治承受度也比較低。
雖然海灣合作委員會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比如沙特外匯儲備5000億美元,而且債務/GDP比率低,在25%左右。這使得中東國家在經受一段低油價時期后,依然可以處于有利地位。但綜合來看,其長期堅持的決心與能力未必充足,上一次也只堅持了兩年。
再看俄羅斯的情況。
俄羅斯這幾年經濟不錯,2017年GDP排名從全球12上升到11,失業率持續下降,外匯儲備持續上升,目前,已經積累了57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所以,俄羅斯這一次公開宣稱,能夠承受石油價格在6到10年內維持在25到30美元/桶的水平,國家財富基金超過1500億美元,可以在長期低油價的情況下動用。
但是,也應該看到,現在俄羅斯央行停止了盧布的外匯交易。化石能源是俄羅斯經濟的生命線,其國家財政對原油的依賴度大概在50%左右。2019年6月,普京表示油價高于40美元每桶,就能平衡預算,甚至低一些也可以承受。但是,顯然不能低太多。
長期的低油價,對俄羅斯政治來說,也是不可承受之重。普京在2000年當上俄羅斯總統的時候曾表示,給我20年的時間,我將還你們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如今剛好20年了。2018年,俄羅斯GDP1.66萬億美元,世界排名11,而這一年廣東的GDP為1.4萬億美元。最近的消息還表明,普京打算繼續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所以,在油價上堅持打價格戰的決心與能力也是存疑的。
目前看來,沙俄雙方會回到談判桌上。在這個局勢之下,美國經濟受新冠病毒的影響,也要救自己的頁巖氣企業,所以也不愿意看到油價太低。那么,當三方都投鼠忌器,各有心思,而這些心思都指向維持油價的情況下,油價起碼會穩定在當前水平,并有可能上升。
這些情況都是石油價格戰中的共有知識,是所謂的“你知我知,我也知你知”的桌上情況,博弈過程中很難出現非理性因素。因此,原油價格對全球資本市場的風險,是有限的,有相對可控的預期。
3“這次拋售是獨特的”
了解了以上背景,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巴菲特在11日發表的觀點。
他說,這次拋售是獨特的,是由冠狀病毒和油價暴跌造成的“組合拳”,但“不像2008年或1987年那么糟糕”!他還表示:“如果你堅持足夠長的時間,就會在市場上看到一切。也許我是到了89歲才有這個經驗,但是如果必須每秒都盯著市場,它們會對新聞做出重大反應!
在原油價格風險之外,全球股市會斷崖式下跌,主要還是因為疫情的全球擴散,對經濟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影響。
兩周前,美國的資本市場,還覺得新冠疫情問題不大,只是局部國家問題,但隨著歐洲的情況惡化,以及美國病例的增多,市場擔心疫情在歐美擴散開來,油價成為最后一根稻草,壓垮了市場信心。不受石油價格影響,也不出產頁巖氣的日本、歐洲的股市也大跌,也說明了這一點。
從目前來看,疫情的影響,取決于各國的控制力度和疫苗開發,但這些情況不像中國,集中在一國之內,而是分散于諸多國家,變動因素很多。這就使得市場對疫情缺乏可控的預期,對資本市場來說,預期是最重要的。
中國的A股能逆向走出獨立行情,也是源于預期。一方面,美股長期上漲,已經經歷了11年的牛市,而中國A股在2月份跌過了,總跌幅與此次美股下跌差不多;另一方面,中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國正在逐步走出疫情影響,預期穩定且偏于樂觀。
但是,應該看到的是,中國是世界工廠,當全球經濟出現問題,疫情影響到全球產業鏈、供給鏈、資金鏈的時候,中國也很難獨善其身。對此要未雨綢繆,先做準備,提升中國內部經濟循環的效率,避免無效投資,可考慮從消費側出發,刺激經濟運行。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閨蜜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