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公園按照“能開則開”的原則,盡可能為市民提供遛彎兒解悶的開敞空間。截至目前,北京市1000余家公園,疫情期間一直正常開放的占到90%以上。未開放的93家公園,有的是出于森林防火需要例行關閉;有的是為保障候鳥遷徙;有的主要游覽區域是室內空間,或者經營大型游覽設施,易造成游人聚集。
要提醒廣大市民注意的是,有5家濕地公園目前仍處在閉園期,不接待游客,分別是北京翠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房山長溝濕地公園、大興長子營濕地公園、海淀玉淵潭東湖濕地公園和大興楊各莊濕地公園。位于城市核心區的什剎海西海濕地公園,出于疫情防控需要目前只接待周邊居民。
控流預案“精準到一棵樹”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的海棠花溪,是北京城區內最大的海棠林,栽有各種海棠2000株。近日,海棠陸續進入花期,游客數量明顯增加。公園管理處提前兩個月就做了預案,用能想到的一切措施來疏導客流。首先,公園出入口從原先40多個減少到6個,每個出入口都有專人值守測量體溫、統計游人數量,當在園人數超過最佳承載量30%即放慢游客進園速度。其次,公園在海棠花密集的路段拉起了數千米長的警戒線,避免游人在花下扎堆兒拍照、留影。與此同時,園內劃出了單向游覽路線,并在醒目處張貼疫情防控宣傳標語,提醒游客少扎堆兒、少聚集。根據往年舉辦海棠花節的情況,提前進行了應對大客流演練,哪兒道路窄,哪兒花最好看,哪兒停滯時間長,都實地進行了應對措施的預演。對于每年特別招人愛的幾十棵海棠、桃樹,都單獨設了拍照點,并有工作人員現場值守,引導游客排隊留影。
北京植物園針對賞花大客流也制定了“精準到每一棵樹”的應對方案。對于開花景觀好、特別容易造成游客聚集的桃樹,都用警戒線進行隔離,并設專人引導游客有序觀賞、拍照。
倡導市民就近就地賞花
據統計,北京市目前已建成的上千家公園里,有半數是近幾年新建的休閑公園、城市森林、口袋公園等,北京市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已達到83%。而隨著綠化水平的提高,碧桃、西府海棠、連翹、丁香、紫葉李、榆葉梅、玉蘭等春花植物,在這些家門口的公園綠地里同樣也能看到。另外,在四環至五環之間,北京市還有上百座郊野公園;通州、大興、昌平、平谷等11個新城建有濱河森林公園,都是賞花好去處。
特殊時期,大家其實沒有必要到著名景點扎堆兒。北京市利用疏解騰退空間在市民身邊建設了一批綠色休閑空間,像大柵欄街道的百花園、菜市口的廣陽谷城市森林、東城新中街城市森林,都是踏青賞花的好去處,離家近,也相對清靜,可以滿足市民放松身心的需求。(總臺央視記者 鄧煜洲)
(編輯 唐澤屹)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