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多周,北京市的高三年級學生就要開學了,各區各校的準備工作也陸續就緒。全國很多地方也都已經陸續開學了。回望這個特殊的假期,孩子們雖然暫時不能回到教室里學習,但他們的課堂可不僅僅是面對電腦上網課,停課不停學,來看看他們都學會了什么?
自制蛋糕朋友圈走俏 收獲成就感山西現代雙語學校高一學生 侯浦水巖:在實踐過程中,我得到了許多支持,獲得了肯定和鼓勵,更讓我覺得這不是一份甜品,而是一份作品,這其中有了很多責任。
侯浦水巖爸爸 侯向鋒:讓她懂得用勞動去創造價值。用這種方式培養她的責任心,讓她用心做事,對每一次的出品都要負責,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習和掌握一項技能,并且從中獲得快樂。
教室外面的課堂 春天里的“直播”
二年級小學生李瑾涵,則把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上,自己既當學生,又給同學們當起了老師。湖北省襄陽市襄城縣恒大名都小學二年級學生 李瑾涵: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嗎?這個就是辣椒苗。我今天和奶奶一起來種辣椒還有很多菜,再等20多天,下次我再給你們看。
湖北省襄陽市襄城縣恒大名都小學二年級學生 李瑾涵:同學們,這種豌豆還沒有熟的時候,還是嫩的時候是可以吃的,吃出來是甜的味道,之后它長大了之后就可以來炒著吃了。
李瑾涵的同學:以前,我連蔥和蒜苗都分不清,通過她的講解,讓我懂得了很多田園小知識。
課堂被延伸 解鎖新技能
雖然不能回到教室,但孩子們的課堂卻變大了,選擇也更多了。不少孩子趁著這段時間,把自己喜歡的,以前沒時間做的事兒,趕緊安排上了。也趁機解鎖了不少新技能。
北京育民小學五年級學生 王家成:上午,我會做做體能訓練,偶爾練練搏擊。下午,我會找個環境良好、人煙稀少的地方跑跑步。堅持六七十天后,感覺胳膊上明顯出現了肌肉,我對此很是自豪。
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所有的大人都上了一課,也讓我們重新認識了生活和生命的意義。對居家的學生們來說也不例外。在這個超長假期里,孩子們也通過疫情學到了很多。
廈門六中學生 紀含凌:我是躲在衣柜里面唱的。
廈門六中學生 袁媛:我去廁所錄的。
廈門六中音樂老師 徐聰:我讓他們拿一支可以擦掉的筆,先畫在屏幕上以后,他們先這樣拍攝,把小朋友的頭像對在里面,這樣就可以保證每個畫面的格式。
廈門六中學生 方楚明:希望疫情快點結束,也是讓他們不要那么辛苦,一定要加油!
人人都是參與者 中學生自制科普視頻
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初二學生 孫晨希:最后的最后,送給大家我很喜歡的一段話,2003年非典的時候我還沒有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還太小。那么,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我們和祖國一起并肩戰斗!
大四學生為援鄂護士孩子輔導功課65天
疫情期間,大孩子們除了趁著難得的假期,好好陪伴家人,也在默默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四學生唐張超回老家探親時發現,鄰居小孩邵禹涵的媽媽跟著援鄂醫療隊去了武漢,爸爸又出差在外。于是他就主動留在爺爺奶奶家,為禹涵輔導功課。從數學、語文到英語,一教就是65天。
淮陰師范大學學生 唐張超:他媽媽在保衛我們,我們在他們家為她服務(輔導孩子功課),只是后方加了一把勁,讓她安心在武漢。
現在,邵禹涵的媽媽已經完成任務返回,唐張超也回到家中專心準備畢業論文答辯和公務員考試面試。這個假期,唐張超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以湖北為例,僅為醫務人員服務的大學生志愿者,就有15000多人。
大學生社區志愿者 微信步數2萬起步大二學生謝小玉,2月16日起開始在武漢東湖新城社區做志愿者,每天為上百戶居民買菜、送藥,微信步數常常2萬起步。剛開始,面對緊張的工作壓力和個別居民的不理解,她也曾哭過鼻子。
央視短評丨風雨中的成長更茁壯
溫室里的幼苗,偶爾經歷些風雨,一定能長得更茁壯。疫情暫停了校園生活,但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社會實踐課。在全國抗擊疫情的各條戰線上,防疫工作者們不畏危險、恪盡職守,向孩子們詮釋了什么是守望相助?什么是同舟共濟?從他們身上,孩子們懂得了團結是戰勝困難的武器,懂得了社會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愛他人,也就是愛自己。也是在他們的感染下,很多孩子選擇去幫助他人,以自己的方式為抗疫工作助力。或許力量微弱,假以時日,終將匯聚成江海。從個體上講,孩子們懂事兒了,家長欣慰;從全社會來講,在愛與正能量中長大的一代人,將讓未來充滿希望。
(編輯 湯嘉銘)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