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也存在著隨時爆發的安全隱患。網絡安全關乎社會家發展和國家安全,不僅影響到人們日常工作生活,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多領域影響深刻。
有報道稱,境外黑客組織聲稱于2020年2月中旬對我國發起網絡攻擊,以我國多家視頻監控系統作為攻擊目標。網絡漏洞隨時帶來信息泄露等安全隱患。
網絡安全的核心在于擁有自主創新的通信協議和結構性安全的網絡。視聯動力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提供安全可靠的視聯網絡,用完全自主創新的技術,研發了視聯網“V2V”協議,在此協議基礎上搭建了一張覆蓋全國的視聯網,并以其內生安全的獨特優勢構建網絡安全新生態。
公安部一所在對視聯網檢測后給出結論:具有結構性無安全漏洞和后門、結構性抗滲透攻擊和信息泄露、核心網絡無IP報文、IP報文無法穿透、身份鑒別等眾多特點。2019年,經國內多家頂尖攻擊測評團隊的攻防測評,基于商密應用加固的視聯網系統達到了“抗摧毀”、“防篡改”、“杜絕非法控制”、“用戶數據不泄露”的安全目標。通過網絡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信息系統密碼應用三級認證以及多場白盒攻防測試。
視聯網技術的安全性能已經在多次大型活動中得以體現。連續5年視聯網參與了博鰲亞洲論壇食品安全視頻巡查保障工作;2016年視聯網擔綱杭州G20峰會的信息安保工作;2017年視聯網圓滿保障了十九大期間重要場所的視頻監控指揮調度工作,這些成績從側面證明了視聯網技術安全特性已經備受認可。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視聯網在特殊時期為全國近8萬個機關單位、醫療衛生機構、教育機構等提供2萬多次服務,其傳輸特性,尤其是安全性獲得認可。早在1月25日,視聯動力就已迅速接通工信部視聯網,直通與全國各省衛健委、經信局以及其他橫向委辦確保疫情期間隨時聯動、信息匯總。在極端環境下,具備結構性安全的視聯網仍可保持跨級、跨域、跨部門的全交換運行。
視聯網的安全性能近年來不斷加固。從協議層植入密碼應用,在“基因”中保障設備、數據、網絡安全,成為通訊、密碼行業均為首創。視聯網與可信計算的深度融合,形成基于視聯網技術的“可信網絡連接”,適合構建超大型安全視頻融合通信網絡,具備極佳的兼容性和擴展性,可實現5G、人工智能、邊緣計算、可信計算等技術的對接和創新應用。
歷經十載,視聯動力全面采用密碼協議與可信機制相融合,構建視聯網網絡安全“三保險”,利用可信計算與安全協議構建“可信網絡”,滿足國家科技發展要求,用最新科技手段讓網絡安全真正落地生根。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