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才可能到手——一條人生法則。
世事難遂人愿——對于人生中發生的各種事情,我們無意 中就會產生這種看法。然而,正因為我們有“事不遂愿就是人 生”的想法,才導致了“事不遂愿”的結果。因此,不如意的 人生,就產生于你自己消極的想法。
一個人的人生就是他思維的產物,許多成功哲學都這么強 調。從我自己的人生經驗出發,我把“心不喚物,物不至”作 為自己堅定的信念。就是說,只有自己內心渴望的事情,才能 將它呼喚到可能實現的射程之內。首先要明白“心不想,事不 成”。
換句話說,一個人心中描繪的事情或心中的愿望,會如愿 地在其人生中出現。因此要想做成事情,首先要思考“要這樣、 必須這樣”,這種愿望比誰都強烈,熱情達到燃燒的程度,這比 什么都重要。
我第一次切身感受這個道理是在40多年前,第一次聽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講演。當時的松下先生還沒有像后來那樣被神化, 我也剛開始創業,還是一名默默無聞的中小企業的經營者。
當時松下先生談到了著名的“水庫式經營”。未建水庫的河 流,遭逢大雨,就會引發洪澇,而連日干旱,河水就會枯竭。
因此要建水庫蓄水,使水量保持在一定范圍之內,免受天氣和 環境的影響。企業經營也一樣,景氣時要為蕭條期做好儲備, 經營應該留有余裕。
聽松下先生這么講,擠著幾百名中小企業家的會場里,不 滿的聲音如波紋般傳開。我坐在后面,明白這些牢騷的內容。
“說什么呢?正因為沒有余裕,所以大家才每天揮汗如雨、 惡戰苦斗,如果有余裕,誰愿意如此辛苦呢?我們想聽的是怎 樣才能建水庫,而你現在只是強調建水庫的重要性,有什么 用呢?” 在交頭接耳的埋怨聲中講演結束,開始答疑,一位男士站 起來,表達了這種不滿:“如能實現水庫式經營,當然很理想, 但現實是做不到。怎樣才能做到,如果不教我們具體的方法, 說這些有什么用呢?” 聽到這個問題,松下先生溫和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沉默 片刻,他便自言自語道:“那方法我也不知道,盡管不知道,但 必須要建水庫,你必須得這么想。”聽松下如此回答,全場一片 嘩然。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松下先生答非所問,因而感到失望。
然而,我卻既沒有失笑更沒有失望,不僅如此,我受到了 莫大(博客,微博)的沖擊,猶如電流通過全身。我一時竟有些茫然失色,因 為我感覺到,松下先生的話對我而言,是極為重要的真理。
睡也想、醒也想,持續強烈的愿望最重要 “你必須得這么想”——松下先生自言自語說出的這句話, 傳遞了一個真理:“首先得想”這很重要。造水庫的方法因人而 異,不存在千篇一律的辦法可教,但是,首先得有建造水庫的 強烈愿望,這種愿望是一切事情的開始。松下先生想表述的肯 定是這個意思。
……
磨礪心志的“六項精進”
當然,不僅領導者需要磨煉心志、提升心性,所有的人都要朝這個方向努力。不僅要機敏,而且要正直;不僅要提高能力,而且要塑造人格。甚至可以說,這就是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所在。我們的人生無非就是提升人性、提升心志的過程。
那么,所謂提升心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這不難,這并不是指要達到參悟的境界。我想,帶著比呱呱落地時稍稍美好的心靈告別人世,這就夠了。
死亡時的靈魂比出生時略有進步,就是心靈稍經磨煉的狀態。抑制自我放縱的情感,讓心靈寧靜,讓關愛之心萌芽,讓利他之心滋長,哪怕是一點點。讓我們與生俱來的靈魂向美好的方向變化,這就是我們人生的目的。
誠然,相對于浩瀚宇宙的歷史長河,我們的人生不過是一閃而過。但正因為如此,在我們稍縱即逝的人生中,我們的靈魂在終結時的價值必須高于降生時的價值,這才是我們生存的意義和目的。這是我的人生觀。進一步說,朝這個方向努力的過程本身就體現了人的高貴,就揭示了人生的本質。
飽嘗苦痛、傷悲、煩惱,一邊掙扎,一邊又感受生命的喜悅和樂趣,體味人生的幸福。人生的戲劇一幕一幕展開,在一去不復返的現世中我們拼命地努力。
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人生體驗,像砂紙一樣砥礪我們的心志。人生謝幕時的靈魂只要能比開幕之初高尚一點點,我們就算活出了價值,就算不虛此生。
那么怎樣才能磨煉心志、凈化靈魂呢?方法、途徑各種各樣。好比登上山頂可從360度任何一個方向出發、有無數條路徑。
我從自己的經驗中歸納出如下的“六項精進”,作為磨煉心志的指針,我認為十分重要,并向周圍的人介紹。
①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努力鉆研,比誰都刻苦。而且鍥而不舍,持續不斷,精益求精。有閑工夫發牢騷,不如前進一步,哪怕只是一寸,努力向上提升。
②謙虛戒驕
“謙受益”是中國的古話,意思是謙虛之心喚來幸福,還能凈化靈魂。
作者簡介:
稻盛和夫,1932 年出生于日本鹿兒島。畢業于鹿兒島大學工學部。1959 年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在的京瓷公司)。1984 年創辦第二電電株式會社(現名KDDI,是僅次于日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這兩家企業都進入過世界500強。2010 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會社社長,僅僅一年就讓破產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虧為盈,并創造了日航歷史上罕見的高利潤。現任京瓷名譽會長、KDDI顧問、日航名譽顧問。1983 年創辦盛和塾,向企業家塾生義務傳授經營哲學,現在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過14000人。1984 年創立“稻盛財團”,同年設立了一個像諾貝爾獎一樣的國際獎項——“京都獎”。代表著作《活法》 《京瓷哲學:人生與經營的原點》。
內容簡介:
《活法》是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的代表作,《活法》經歷了14年的市場考驗,銷量穩居成功勵志類圖書前列,國內銷量超400萬冊,各平臺評論數超100萬,成為改變無數中國人命運的心靈讀本。此次推出的《活法》在尊重老版的基礎上,對圖書內容和封面版式都進行了細節調整,滿足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
《活法》是理解稻盛哲學,完成自我心靈轉變的一把鑰匙,也是企業迷茫中,找尋生存之道的力量之書。如今,我們的物質生活富裕、內心卻總處于一種不安之中,原因何在?稻盛和夫認為,正因為我們不愿嘗試徹底思考為人的活法,才導致當今社會的混沌情況加深,未來更看不清,本書作者通過自己的實踐指導我們:如何找到生命的喜悅,享受幸福洋溢的充實人生。
本書的特點:
1.作者力:稻盛和夫創辦了兩家世界五百強、成功拯救日航的日本“經營之圣”。十余年來,其人生與經營的哲學理念“稻盛哲學”影響了萬千企業家。其代表作《活法》自2005年在國內發行以來,風靡全國,銷量突破400萬冊,讓他為廣大普通群眾所熟知,成為經營與勵志典范,已成為改變無數人命運的心靈讀本。
2.內容力:本書是稻盛和夫核心思想的基石,書中文字以通俗的語言和豐富的自身案例,讓人輕松掌握稻盛和夫的思維方式。對于現代人來說都是非常實用的心靈指導書。
3.影響力:多屆盛和塾世界大會的主題都來自本系列,每年大會之后,本系列圖書的內容都會被被勵志/經管、財富類自媒體廣泛轉發引用,形成購買熱潮。
4.平裝版本:標準32開開本,封面采用特種紙和壓凹工藝,內文80克岳陽純質,帶來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