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視年報數據,很難知道券商2019年信用減值計提慘淡。
31家上市券商2019年年報數據表明,共有27家券商遭遇信用減值損失,4家信用減值回撥,31家上市券商共計提信用減值損失170.48億元。而在2018年,這31家券商的信用減值損失為148.56億元,相當于同比增加14.76%。
盡管有研究機構分析稱,當前股票質押仍是券商業務最大風險。但也有分析師認為,隨著股票質押規模收縮,且各家券商信用減值損失進一步計提充分,券商信用資產的質量反倒會持續提升。
31家券商信用減值170億
上市券商2019年信用減值損失究竟有多大?或許可以從年報合并利潤表中略窺一斑。需要提前說明的是,由于統計口徑不同,此次2019年的統計項目為“信用減值損失”,部分券商2018年并無這一項目,則參考“資產減值損失”數據。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在已發布2019年年報的31家上市券商中,共有27家出現了信用減值,合計損失171.68億元;另有4家券商合計回撥了1.21億元信用減值計提,31家上市券商共計提信用減值損失170.48億元。
而在2018年,同樣是這31家券商,其信用減值損失合計為148.56億元,相當于2019年同比增加14.76%。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券商此次信用減值損失規模頗大。2019年共有6家券商信用減值損失金額超過10億元,其中海通證券(600837,股吧)最多為28.47億元;其次為國泰君安20.5億元;其余4家分別為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光大證券(601788,股吧)、東方證券和國信證券(002736,股吧)。
相對去年同期,東方證券和華安證券的信用減值損失在2019年增長最快,同比增速分別為564.78%、528.57%,遠遠超過其他上市券商。而國海證券(000750,股吧)、國元證券(000728,股吧)、廣發證券(000776,股吧)、國泰君安4家券商的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速也超過100%。
多家券商“充分”計提信用減值
考慮到不同體量券商信用業務規模不同,把信用減值損失與同期的歸母凈利潤進行對比的話,可粗略估計信用減值對券商當期利潤的影響。
數據顯示,共有5家上市券商2019年信用減值損失規模超過了當期歸母凈利潤的一半。其中,中原證券信用減值損失為3.5億元,相當于同期歸母凈利潤(5822.27萬元)的6倍。與此同時,光大證券、西部證券(002673,股吧)的信用減值損失同樣超過了當期歸母凈利潤,占比分別為224.07%和107.09%。
據天風證券研究所非銀團隊分析,當前信用減值損失計提主要發生兩方面的變化,首先是信用減值損失不僅限于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以國泰君安為例,除買入返售金融資產(10.4億元)外,融出資金也計提了7.7億元,較2018年大幅提升226%;其次是受香港市場波動影響,上市券商孖展業務計提信用減值規模也較大。
針對上市券商大額計提信用減值損失,有分析師樂觀估計,此舉有利于券商股票質押業務違約風險顯著出清。也有分析觀點認為,2019年上市券商計提信用減值損失雖然看起來較2018年有所提升,但若考慮會計調整因素,其計提規模實際應較2018年有所下降。
據媒體報道,今年3月初,上海證監局曾向轄區內券商發布《關于股票質押減值準備計提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出券商判斷減值時存在的部分問題,包括對嚴重違約項目的資金回收預判缺乏實證支撐、未將擔保品實際可變現能力、金額和處置周期納入評估和考量因素等,并對券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的減值計提進行嚴格規范。
一季度3家券商計提減值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券商的減值計提并未隨著年報的發布而暫告一段落。截至目前,又有3家上市券商公告了一季度的信用/資產減值計提情況。
24日,興業證券(601377,股吧)表示,一季度合并報表共計提信用減值準備2.59億元,將減少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34億元。其中,受質押證券市值波動影響,本期計提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6058.18萬元;融出資金減值準備1.89億元;其他金融資產減值準備965.10萬元。
方正證券一季度計提各項信用減值損失及向資產管理計劃提供流動性支持而確認預計負債,確認信用減值損失共計3.51億元,預計減少當期凈利潤約2.63億元。其中,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信用減值損失凈增加2.16億元,主要為對股票質押業務計提的減值準備。
幾乎同一時間,中原證券一季度對發生信用減值的單項金融資產計提信用減值準備共計6650.15萬元,具體涉及神霧節能、新光圓成、長城影視(002071,股吧)等共5只個股的股票質押項目。
山西證券證券業分析師劉麗認為,2019年一季度二級市場大幅上揚,券商業績基數較高;而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業績下滑可能性較大。已披露一季報的7家券商中僅有中信建投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增長,其余6家券商業績均同比下滑。
“已披露季報的國元證券和方正證券(601901,股吧)歸母凈利潤均下滑30%以上。”劉麗表示,國元證券因投行、自營和資管業務實現收入同比減少,再加上股質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加,歸母凈利潤下滑32.93%;方正證券因計提3.5億元的減值損失,歸母凈利潤下降35.53%。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