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暫停一面加速,線下閉店,柜姐直播,成為疫情下零售業的眾生相。
對于實體零售企業來說,轉戰線上是最常見、也行之有效的自救方法。但“臨陣磨槍”能收獲多少成效,對于許多剛剛觸網的“新玩家”來說還是個未知數。
3月份以來,隨著各地逐步“解封”,復產復工成為主旋律,消費市場正在回暖。不過,考慮到疫情的復雜形勢,大部分人的活動半徑將依然停留在家、公司和必要的線下商業場景之間,以“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為主的無接觸消費方式主流形勢一時不會改變。
后疫情時代,對于大部分實體零售企業而言,經歷“生死考驗”后,需要開始審視過去對線下場景的絕對依賴,思考未來如何通過互聯化、數字化的方式增加客戶“非到店”的消費場景。
1、被疫情改變的零售業
疫情爆發后,擁有百貨、生鮮業務的零售企業,無論是到店還是到家業務都取得爆發性增長。
顯然這背后,是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因為疫情而發生了變化。一邊是消費者隔離在家,線上消費成為主流選項;另一邊則是人們因收入預期的變化節省了對可選消費品的支出,而增加了對生活必需品的消耗。
通過觀察疫情期間的零售企業的發展情況,大致可以驗證消費者購物行為的變化。我們發現,線上線下場景完整的蘇寧易購(002024,股吧)是一個很好的樣本,它既有百貨商場業態,也有商超、便利店的業態,同時擁有龐大的線上流量。
日前,蘇寧易購在一季度業績預告中表示,受疫情影響,各地家電3C、百貨門店,進行了階段性暫停營業或者縮短營業時間,銷售受到一定影響。
與此同時,蘇寧旗下家樂福超市、蘇鮮生超市堅持做好穩民生保供應工作,快速上線到家業務,業績穩步提升。從數據來看,蘇寧菜場2月獲得了環比7倍的銷售增長,蘇寧家樂福線上訂單也在不斷激增,2月份到家業務訂單增長412%,3月份該業務銷售占比已接近10%。
疫情期間,“暫停”與“加速”同時發生在蘇寧身上。也因此,相比其他銷售額大幅下滑的企業,一季度蘇寧易購整體商品銷售規模同比略有增長,蘇寧家樂福則實現7年以來首次連續兩個季度盈利。
2、消費快速回暖的機遇,屬于互聯網化的企業
4月以來,我國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全國的商場、餐飲等業態正逐步恢復元氣。根據獵豹全球智庫統計數據顯示,清明節前后,全國商場客流大幅回升,恢復到疫情前70%。
實體零售企業正在積極備戰,迎接消費回暖的機遇。但這其中,真正能逆風翻盤,甚至實現彎道超車的,更可能是已徹底實現互聯網化的企業。
核心原因在于兩點。
第一,從短期來看,當前疫情形勢仍然復雜,短期內許多人的工作生活,仍將停留在家、公司和必要的線下商業場景間,并保持“線上下單、線下配送”這種更安全便捷的消費方式。
第二,從中長期來看,疫情將持續倒逼實體商業完成互聯網化改造,線上線下融合的經營模式會是這些企業突破發展瓶頸、優化消費體驗的最佳選擇。
而站在消費者的視角,如果在線上下單買水果,價格、品質都比小區里的水果店更有競爭力,還能30分鐘送貨到家,那無疑會選擇前者。當然想實現這一點,無疑要在供應鏈、庫存管理以及所有可以優化效率的環節進行通路改革。
實際上,疫情爆發前,“短半徑”的社區場景,已成為零售企業爭奪消費者的主賽場,便利店、生鮮電商是其中的主力選手。
這些選手遇到的第一道坎兒,是消費者的心理預期。隨著外賣的普及,消費者心中正在形成一個“30分鐘”心理關,即買蔬菜水果、日用百貨,都希望能和外賣一樣30分鐘內送達。而這恰是蘇寧重點發力的優勢所在。
家樂福全國200余家門店已完成數字化改造,打造出店倉一體化的新模式。家樂福作為蘇寧易購和蘇寧小店的前置倉,能滿足周邊1公里全品類30分鐘達、3公里全品類1小時達,以及同城10公半日達,多種服務時效覆蓋全國35萬個社區。以此為基礎,蘇寧正在打造業內履約成本最低、時效最快的到家業務供應模式。
目前蘇寧易購正在全力打造家樂福門店與蘇寧易購app、蘇寧小店app、家樂福小程序等流量入口的互聯互通,未來家樂福將全面承接蘇寧易購線上的所有流量。
這種綜合能力的打磨,在后疫情時期,消費市場回暖、消費習慣不變的情況下,相較未互聯網化的零售企業,顯然更具有競爭力。
3、實體零售如何未雨綢繆?
后疫情時代,用戶充分體驗了到家業務的優勢,會變得更加成熟、挑剔,這也將引發對消費渠道的顛覆和洗牌,留在用戶心智中的,一定是品類最齊全、性價比最高、最便利的平臺和渠道。
這帶來的長期影響是,倒逼線下商超、便利店等業態進一步“觸網”,同時嘗試構建更多品類的供應鏈能力。
過去對線下依賴度過高的業態需要及早反思,未來如何通過互聯化、數字化增加客戶非到店的消費場景,利用線上分擔經營風險,并進一步挖掘潛在價值。
在這方面,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把經營活動進行互聯網化,并通過數字化手段增加消費者離店后的消費場景,利用多場景的融合分擔經營風險,進一步挖掘潛在價值。
現實是,大部分中小型甚至大型實體零售商,缺少互聯網的能力。這種情況下,盲目開展互聯網運動反而容易拖垮核心業務,不如退而求其次,與已經在數據、產品、技術、人才上積累更深的公司展開合作。
蘇寧、阿里、騰訊等先行者,都在結合自身產品和技術能力輸出線下零售解決方案,為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助力。
蘇寧易購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曾在內部會議上明確指出,蘇寧在2020年將加大開放力度,即依托蘇寧供應鏈體系和技術優勢,推動線上開放平臺和線下能力輸出的快速發展。
因此,隨著疫情的深入,幫助開放平臺上的商戶活下去、轉起來,成為蘇寧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其先后發布“助農扶商35條”“援鄂13條”等扶持政策,吸引大批商家入駐。
轉型不易,實體零售企業需要跳出“舒適圈”,適應新的環境變化,而利用好蘇寧等頭部企業提供的“模板”,或許是最可行的路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