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脫口秀演員王越池(池子)同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經紀合約糾紛案引發公眾關注, 比起合約糾紛本身,大家更關注池子銀行流水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銀行泄露給了“大客戶”笑果文化。目前,中信銀行(601998,股吧)致歉,支行行長撤職。7日下午,多家媒體證實,上海銀保監局已經正式介入調查。
銀行泄露客戶流水是否是個案?
中信銀行泄露個人信息非首次
今天一早,#中信銀行泄露個人信息非首次#話題登上熱搜,引來新一輪討論熱潮。
5月7日,據天眼查信息顯示,中信銀行擅自查詢個人信息并非首次。其太原分行曾在2018年遭行政處罰,處罰原因是“未經同意查詢個人或企業信貸信息”。該行被罰款50萬元,直接責任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移送公安機關。
中信銀行卷入泄露客戶流水事件,是否是個案?一位業內人士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只要是銀行員工,有內部授權就可查詢客戶流水。甚至有人宣稱,幾千元就能在“黑市上”查詢到別人的賬戶流水。
由此看來,銀行并非鐵板一塊,在制度設計上還需徹底堵住漏洞。
中信銀行,錯在哪兒?
“侵犯池子個人信息”一案引起眾怒,銀行出現這樣的所謂“失誤”,錯在何處?
如果是出于司法機關調查等原因,存款人在銀行的信息并非絕對不可碰觸。但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昨天答復媒體稱:該院沒有簽發過調查令。
而在沒有調查令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無權泄露個人賬戶信息。商業銀行辦理個人儲蓄存款業務,應當遵循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不僅如此,對個人儲蓄存款,商業銀行還有權拒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查詢。這是《商業銀行法》明文規定的,更是廣大儲戶信任一家銀行的基本前提。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601988,股吧)(3.460, 0.02, 0.58%)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分析,中信銀行事件反映出銀行在客戶隱私信息保護上,的確存在問題。
郭田勇:“客戶在銀行的信息,包括流水、各種記錄,除非是有國家公檢法系統來正式查案,有公文的要求下,可以調閱。除此之外,任何第三方都沒有權力對客戶的隱私進行查閱。”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中信銀行和相關公司的行為,顯然缺乏對法律的敬畏。
劉俊海:“如果有關的仲裁機構、人民法院向中信銀行發函,要求調取相關的證據,中信銀行當然應當配合。但如果一方當事人隨意要求金融機構向自己提供對方當事人的個人隱私信息,應該說缺乏法律依據。”
職業底線,不能突破!
中信銀行稱,“在客戶信息保護方面,我行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及流程,但個別員工未嚴格按照制度操作,反映出我行個別機構在制度執行上不到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指出,制度設計存在漏洞、制度貫徹落實存在短板,都會導致消費者個人隱私信息保護制度被掛在墻上、束之高閣。
而據中信銀行的回應,經核查是銀行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向笑果文化公司提供了池子的收款記錄。對此,郭田勇認為,在銀行或商業機構,因人情,或者為了維持與大客戶的關系,突破職業底線的現象,應該引起高度關注。
“銀行的職業操守和從業的底線,任何時候都是不能突破的。內控上,未來也應該再進一步的強化。比如說我們知道銀行有雙人記賬、雙人臨庫。未來對于客戶信息資料這塊也要有監督。”
銀行泄露個人賬戶信息,如何處罰?
這種錯誤犯法嗎?該怎么判?
有網友問,難道隨便把公民個人賬戶流水信息提供給他人,不是犯罪嗎?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分析,若該中信員工泄露行為累計超過50次則觸犯刑法,而池子獲民事賠償可能性高。
“按照我們國家兩高關于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司法解釋,只有在情節嚴重的情況之下,這個行為人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
若該中信員工此行為累計超過50次,則觸犯刑法,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這是一個雙罰制,對相關的單位和主要的涉事人員、主管人員都要有刑法的處罰。
如果發現他的這種行為的數量超過了500次,可能要處以三年到7年有期徒刑。 只有違反刑法才會被終身禁業。此次池子獲民事賠償可能性高,具體金額待法院裁決。”
個人信息方面,公民理應受到哪些保護?
除銀行的個人賬戶流水信息外,公民的各種個人信息都應受到保護。
朱巍:“公民在銀行的存款的數額、財產變動情況、收支狀況,相關流水的賬戶,屬于公民自己的財產信息,財產信息是公民個人信息的重要組成方面。我國多部法律對公民個人信息保護都有規定。
比如說商業銀行法,對公民自己在銀行里面的儲蓄的相關信息,銀行是有保密的義務;再比如說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對公民個人信息有特殊性的保護;特別是刑法修正案九中,把財產狀況、財產信息作為公民個人信息的特殊的保護方面。”
即便道歉迅速,中信銀行仍遭到網友怒懟
選擇銀行就是選擇信任,這次中信徹底“失信”了
不論是銀行業還是其他行業
泄露公民個人信息行為屢見不鮮
市場有眼睛,法律有牙齒
面對行業隨意性消解法治權威
適當時刻,我們需要拿出法律武器
捍衛個人信息安全
當然,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
以“信”為基方有發展前景
善待公民個人信息的企業
才能贏得大家的尊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