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14:00—15:00,智飛生物(300122,股吧)(300122)將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公司在結核病新藥矩陣的重大突破。
全景網作為本次新聞發布會的承辦方,將采用重慶、安徽、北京三地連線直播的形式,以點對點直播方式呈現。
本期看點
4月29日早間,智飛生物發布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飛龍科馬),研發的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商品名:宜卡®,以下簡稱EC)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藥品注冊批件。
為了這份批件,智飛生物努力并等待了十年有余:早在2013年5月,智飛生物EC便獲得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分類為“治療用生物制品”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批件號2013L01039),同年8月開展臨床試驗,2018年8月完成Ⅲ期臨床試驗并申請上市生產。
5月10日,智飛生物自主研發的國家1類新藥EC將正式上市。EC適用于結核桿菌感染診斷,上市后將填補國內結核桿菌感染和結核病診斷空白。這也意味著,我國乃至全球結核病診斷技術迎來重大突破。
結核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包括,患病率高、感染率高、死亡率高、耐藥率高、遞減率低,造成的社會危害極大。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肺結核是導致全球范圍內死亡的主要原因,排名在艾滋病之上,而我國結核病發病率和耐藥率在全球位居前列。
長年以來,我國一直大力支持結核病診斷、治療、預防藥品的研發,并將其列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2019年6月,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多部門聯合印發《遏制結核病行動計劃(2019-2022年)》,制定了明確的行動目標。
結核病的預防,需要對不同免疫與感染狀態的人群加以篩選和區分,繼而選擇不同類型疫苗、采用不同免疫程序進行預防。這些人群包括卡介苗接種后仍然維持陽性者、陰轉者和結核桿菌潛伏感染者。結核桿菌潛伏感染的定義是人體在沒有活動性結核病臨床證據的情況下,出現由結核分枝桿菌抗原引起的持續人體免疫反應的一種持續性感染狀態。結核桿菌潛伏感染沒有病原學依據,只能通過檢測機體的免疫反應來診斷。
作為全球最新的第三代結核桿菌檢測試劑,EC的獲批上市,將給我國乃至全球大范圍有效識別結核桿菌帶菌者帶來可行性,因而受到世衛組織、蓋茨基金會等國際機構的高度關注。
除了EC,智飛生物已在結核病防治上布局了6個產品,結核病產品布局的豐富性在國內甚至國際上均保持領先。若進展順利,母牛分枝桿菌疫苗(結核感染人群用)也即將獲批,這是全球進展最快的新一代結核病疫苗。
公司的結核病“診、防產品矩陣”到底是怎樣的?
EC的應用場景和市場前景如何?
歡迎關注5月10日下午2點開始的新聞發布會,深入了解結核病以及智飛生物相關產品的研發背景和歷程。
公司通過“技術+市場”的雙輪驅動模式,形成了市場、研發相互促進、互相轉化的良好循環機制,加速了疫苗產品從研發到實現市場價值轉換的進程,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領先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公司組建了素質過硬的專家研發團隊,注重研發技術的引進和開發,以構造研發平臺為基礎,先后參與了科技部863計劃“現代醫學技術”項目、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等20余項重大項目。公司現有研發基地2個,研發中心1個,在研項目29項包括正在申請文號的、獲得臨床批件及臨床前的項目,主要涉及預防流腦、肺結核、肺炎、流感、狂犬病等人用疫苗項目建設,研發產品梯次結構清晰,層次豐富。同時,為進一步拓展業務范圍及公司規模,公司根據戰略發展需要布局大生物領域,進入治療性生物制品行業。此外,公司構建了覆蓋全面、深入的服務網絡,為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300多個地市,2600多個區縣,30000余個基層衛生服務點(鄉鎮接種點、社區門診)提供持續、快捷、全面的優質服務。同時,公司通過自建符合國家GSP要求的冷鏈系統,實現疫苗儲存、運輸無縫冷鏈,通過具有實時溫度監測系統、可遠程自動監測報警的冷藏車保質保量的將疫苗產品輸送到各縣級疾控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