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暴哥
來源:暴財經(ID:icaijing123)原創作品,轉載請聯系baoge-cj或評論留言
近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綜合試點在江蘇省鎮江市正式開始入戶登記。綜合試點是對即將開展的正式普查登記的一次實戰預演,是對前期各項準備工作的一次實地檢驗。
預演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檢驗普查方案、普查新做法以及普查組織模式是否可行和合理。
在中國,全國范圍內的大規模的普查項目主要包括人口普查、經濟普查、農業普查、R&D資源清查、工業普查、三產普查以及基本單位普查等,其中人口普查是摸底中國人口情況的一個重大舉措。
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屆時,中國人口最大的懸念將會揭曉,將全面查清我國的人口數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等方面的情況。
同時普查結果會是中國未來十年人口、經濟以及社會等發展規劃方向的重要指導數據,比如說完善人口戰略和政策體系、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等。因此人口普查的結果將會給中國的發展戰略帶來巨大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口普查當中除了人口數量結構,住房情況也將會是人口普查的一個重點工作。查人又查房,也就意味著人口普查不僅僅是摸清人口情況,人口的住房情況也被起底摸清。
01
新變化正在形成
人口是一切經濟社會活動的基礎,人才更是第一資源。最近幾年,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減退、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勞動人口的價值顯得更加重要。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往往用腳投票,選擇發展潛力大的城市,反過來流入的人口也更加促進城市的發展。
事實證明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往往人才流入大的城市經濟發展就快速,反之人口流出嚴重的城市發展往往越來越差。
可見人對于城市發展、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了解中國的人口分布情況對于個人的職業規劃、城市選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人口的全面普查就是徹底摸清中國的最新的人口分布狀況以及結構等,很明顯新一輪的人口普查面臨著新變化。
主要在于:
1,生育意愿低、老齡化嚴重,人口紅利減退促進城市加快搶人步伐,戶籍制度改革進一步改變人口分布情況。
中國人口紅利消退,受到計劃生育政策等的影響,中國最近幾十年的總和生育率,也就是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一直都持續在低位,中國的人口增長也變得緩慢。
而且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越發嚴重,2019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為11%,老齡化程度直逼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
在人口紅利的消退和老齡化的大背景下,一個城市想要源源不斷的年輕人才,人口流入就成為了最重要的途徑。
意識到人的重要性,2017年部分城市率先通過政策等方式搶人,之后全國約100座城市先后掀起搶人大戰。
2019年國家明確提出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300萬以下常住人口的城市取消落戶限制,300-500萬常住人口的城市放寬落戶條件,完善500萬常住人口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落戶政策。
人口流動門檻被大大降低,全國范圍內的人口大遷徙時代到來,這導致了人口分布結構的大變。
2,國家定位的城市群崛起,加劇和引導了人口流動方向,新冠疫情帶來人口遷徙新變化。
2019年,中國城市群格局以及國家定位再一次清晰明了,以上海為首的長三角、港澳廣深為首的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京津冀一體化作為中國三大國家級城市群,人口吸引力強大。
另外以成都、重慶為首的成渝雙城經濟圈也在西部不斷吸引人口。
比如多年來人口流出一直很嚴重的重慶,在這兩年也出現了人口回流。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24.32萬人,比上年增加22.53萬人。
長江中游城市群在2011-2016年間的人口吸引力也相比2001-2010年有所增加。
人口變化情況,來源:恒大研究院、國家統計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肆虐全國,特別是湖北地區疫情嚴重程度為全國之最。
疫情期間考驗著每一座城市的城市管理能力、應急能力以及醫療能力等,人口流動也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比如,2020年2月6日,在疫情進入下半場的時候,返工復工成為當時主旋律。在11座被監測的城市中上海、深圳、成都、廣州、北京、重慶、南京等城市人口遷入比例排名靠前。
隨著中國城市群發展格局的變動,以及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新的人口分布格局也正在形成。
02
人口普查的影響
第一,影響著未來房產稅政策的布局。
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備受矚目的是查人又查房。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人口普查還需要查房,也有人猜測查房是為了推行房地產稅。
從普查的角度來講,查房是為了更好更準確地查人。查人又查房并不是這次人口普查獨有,在2010年進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也設立的查人又查房的要求。
不過,因為最近兩年國內才逐漸部署并完善全國不動產統一登記以及個人不動產全國聯網,個人住房情況更加透明,所以相比于上一次人口普查,第七次人口普查在查房這一步將會進行得更加徹底。
誰在“裸泳”、誰在囤房、誰擁有多套房產基本上一目了然。
因此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次的人口普查,查人又查房將會為未來的房產稅落地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數據支撐,為開征房地產稅掃清障礙,也將會影響著未來房產稅政策的布局。
第二,人口普查將會幫助和影響中央對生育政策的制定。
眾所周知,在2016年國家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并且鼓勵家庭生育二孩。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觀念的改變,家庭生育多胎的意愿已經大大減弱。
201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我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的最低值。2016年以來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也從5.9‰下降到3.3‰。
所以,鼓勵家庭生育將會是未來中國政府的一個重任,放開多胎生育或為重要契機。
那么在全面的人口普查之后,國家掌握的不僅僅是人口流入流出的城市情況。
哪些地區更愿意生育、哪些城市的家庭生育意愿更低等情況也會很清晰,這又為了國家鼓勵生育提供了指導。
第三,進一步推進中國的城鎮化進程以及人口流動。
2019年,中國大陸總人口約14億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約8.5億人,城鎮化率大約為60%左右。
這是我國城鎮化率首次突破60%大關。但是中國的城鎮化進程還遠未完成,全球范圍內不少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已經超越80%。
2017年數據
最近幾年國家不斷鼓勵農民進城,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也變成了單向變更。即只能從農村戶口變成城市戶口,不能從城市戶口變成農村戶口。這說明國家想要加快中國的城鎮化進程。
而在全國幾百個城市當中,每一個城市的城鎮化率都不太一樣,那么在徹底的人口摸查之后,哪些城市城鎮化水平高、哪些城市城鎮化水平低,哪些城市需要進一步加快城鎮化步伐,基本上就可以明確了。
另外在全國人口數量、結構、分布以及流動方向等方面的數據清晰之后,哪些城市是真正具有留住人才實力的王者,哪些城市將成為人們拋棄的收縮性城市也將一目了然,這也會進一步推進人口的流動。
暴哥文章(點擊瀏覽):
樓市新政!房產鎖定學區,學區房地位大變
注意!最新數據,2050萬人失業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暴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