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機游戲、追星, 喜歡撒謊、逃避上課、懶得鍛煉;自控能力差、拖延癥;孩子的情緒反復無常、父母焦慮、家人之間的談話“火藥味”濃濃......疫情期間,這些親子矛盾正困擾著數百萬家庭,影響數千萬人的生活,如何化解這一僵局,讓和諧生活重回正軌?
借籍這個特殊的節點,華帝邀請了四位心理學權威專家開展了別開生面的、集咨詢、解惑、授課于一體的心理公開課。通過抖音直播的形式面向全國開講,專家們耐心疏導,令很多父母如沐春風、受益匪淺,活動形成了廣泛的社會性影響,連人民日報、新華網(603888,股吧)都點贊:“華帝通過直播課堂,為孩子乃至整個家庭驅散陰霾,或增進、或修復親子關系,實現對孩子由表及里的切實關愛......針對疫情期間可能出現的各類心理問題,通過在線直播互動,咨詢雙方都能獲得更好的臨場感,同時提高溝通準確率,減少理解偏差”。
這次華帝“一路同行”公益活動陣容非常強大,他們分別是來自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攸佳寧、希恩here心靈文化創始人黃嘉禧、中山市中醫院預防保健科副主任葉沐镕和中山市中醫院心理治療師黃圓媛。華帝攜手專家,積極介入親子關系的心理輔導,無疑具有廣泛的社會示范效應。
無獨有偶,澳大利亞青年心理健康組織 Orygen相關人員近日表示:疫情之后,心理健康治療的需求將會激增。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像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社會聯系科學中心、斯坦福大學社會神經科學實驗室、南非開普敦大學心理學系等等許多國家的心理學者、研究員都提出呼吁要關注人們抑郁、焦慮和創傷后緊張癥等心理問題,尤其是青少年、兒童這些心理防線不成熟的人群。
疫情放大親子關系溝通障礙
關愛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近年來話題熱度雖有所提升,但專家稱,目前國內針對兒童、青少年的心理輔導整體尚未達到專業化、系統化,特別是疫情期間,家庭矛盾凸顯、親子關系面臨僵局,亟需引起社會廣泛重視。
疫情防控期間,孩子們基本被關在“家”這個最小的封閉單位里,父母和孩子幾乎是每天 24 小時在一起,親子問題或多或少都被暴露出來。
疫情結束,復課復學后,這些沖突就會自行消失嗎?
專家認為,親子關系不良、溝通不暢,和疫情有一定的關系。但平時親子關系和睦的家庭,孩子會享受父母更多的陪伴;而本身親子關系緊張,就可能進一步惡化,雙方都陷入不良心理狀態,而疫情期間把平時積累的問題都暴露出來了。
虎媽狼爸、棍棒底下出天才……偏駁的教育理念對親子關系形成負面影響,直接影響青少年人格發育,這些年因親子問題引發的自殺、行兇等悲劇也時有報道,發人深思。
“由于特殊時期相處,親子問題暴露,這并不是壞事。”華帝方面和活動嘉賓抱有相同看法,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攸佳寧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問題早出現,早解決,親子關系也能進入良性正向循環。”
華帝公益負責人認為,和諧的原生家庭有利于成就強大的內心,成為孩子終生受用的禮物。
“家庭生活,一直是華帝關注的焦點,孩子也是家庭的核心。”被問及活動的初心,華帝方面告訴記者,青少年兒童一直是華帝公益關注的核心群體,在這個特殊時期,通過直播課堂,為孩子乃至整個家庭驅散陰霾,或增進、或修復親子關系,實現對孩子由表及里的切實關愛。
華帝組織的公益直播,正是對這方面的創新實踐,業內人士和權威公益機構都給予積極評價,中國家電高端至尊大獎“紅頂獎”、國內最具影響力之一的公益機構“壹基金”也公開在官方微博發文,支持華帝這一公益活動。同時,還獲得了行業和各大新聞媒體的點贊報道。
“父母請提問”,直播互動面授機宜
“第一次和兒子敞開心扉聊,知道他的真實想法,放心多了。”有父母在直播課堂后這樣反饋。
“這是我第一次在抖音做心理輔導直播,感覺很奇妙,剛開始難免有點緊張。“中山市中醫院預防保健科副主任葉沐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以往在電臺做分享時不用面對鏡頭,直播上課不僅形式新穎,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對多的心理輔導方式。
他舉例說,在直播中,家長的問題集中在孩子學習興趣下降、生活狀態萎靡,如果是在線留言提問,往往需要重復回答,“直播就像真的上課一樣,針對相似問題可以進行統一回答,效率高,也更容易深入。 ”
針對疫情期間可能出現的各類心理問題,社會各界其實有所關注,但更多是通過電臺咨詢、在線留言、錄播課程等方式進行,這些方式在互動性、體驗感上都相對單薄,難以復制心理診療室的溝通效果。直播課堂正好可以補齊這方面的劣勢,通過在線視頻互動,咨詢雙方都能獲得更好的臨場感,同時提高溝通準確率,減少理解偏差。
針對直播中家長提出的不同問題,活動嘉賓和華帝都在活動結束后呼吁:家長首先自己要增強心理“免疫力”,希恩here心靈文化創始人黃嘉禧強調家長要掌握化解沖突的必要技巧,科學對待親子矛盾。
針對孩子會出現各種心理或軀體的激烈反應,中山市中醫院心理治療師黃圓媛認為,受到外界的改變和沖擊,人的心理會產生應激影響,情緒大變、緊張暴躁、內疚自責等,都是正常現象,家長只要給予足夠的理解和支持,大都能順利度過。例如孩子因為上網課跟不上,焦慮到飲食不正常,身體不舒服,這時家長愿意支持停網課,孩子很快就會恢復過來。
公益良心,華帝式社會責任再升級
國是大家,大家的家,小家的幸福和國家的繁榮安逸息息相關;而小家的幸福則通過家庭教育、親子關系來體現。
許多人沒有意識到,其實養好孩子也是一件公益的事情。關愛孩子的身心健康,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夠培養出正向的孩子,而正向的孩子長大后又能在社會上作為,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華帝始終肩負著一個民族品牌所具備的社會責任感,認為在公益這個領域里,是沒有旁觀者的,希望更多的團體、企業和個人,都請走進來,為需要幫助的人去助力,也在做的過程中得到自我的成長;華帝對于公益的認知是喚起更多的人去做有益的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先后開展過諸多公益活動:1+2紅領巾助學工程、奧運火炬義拍、牽手壹基金、新冠疫情捐款150萬…而一直以來,華帝“一路同行”公益項目也十分重視青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的身心健康:2019年,華帝“一路同行”公益獎學金項目,為邊遠地區的小學以硬件球場的修建修復、足球教練的入校教學、體育教師的培訓,以及配套的訓練設施發放,除了關注青少年、兒童身體健康發展以外,這次推出線上公益心理公開課,也是華帝認同心靈健康對于兒童、青少年、每個家庭都是至關重要的表現。
這次的線上心里課堂只是第一步,在疫后的學生們陸續開學以后,華帝會帶著心理老師到華帝“一路同行”公益定點幫扶的邊遠小學展開線下課程,給孩子和家長們上好開學的心理第一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