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由于在新冠疫情暴發后難以運來足夠的新鮮竹子,加拿大艾伯塔省最大城市卡爾加里動物園提前兩年將兩只大熊貓“二順”和“大毛”送回中國。
按照中加兩國的協議,這兩只大熊貓應該是2023年送還中國。
卡爾加里動物園工作人員一直在努力進口足夠的竹子來喂養大熊貓“二順“和“大毛”,但是由于新冠疫情的暴發,無法通過商業航班每周兩次運來足夠多的新鮮竹子。因為大熊貓只吃新鮮的竹子,稍微老一些或者在運送過程中有些老,大熊貓就不吃了。
動物園園長克萊門特·蘭希爾(Ckement Lanthier)說,他們正在向加中兩國政府申請,加快辦理審批手續,盡早送還大熊貓。
“二順”和”大毛”是2014年來到加拿大的,在多倫多動物園所產下的兩只幼崽“加盼盼”和“加悅悅”之后,于2018年移居到卡爾加里動物園。“加盼盼”和“加悅悅”也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送還中國。
有網友評論:看吧,讓你別吃太多……
現有33只大熊貓旅居海外
其中18只已回到熊貓中心
據中新社報道,截至目前,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下稱熊貓中心)已與全球14個國家16家動物園建立了大熊貓科研合作關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熊貓國家科研合作交流平臺。現有33只大熊貓旅居海外,共繁殖存活大熊貓23只,其中18只已回到熊貓中心,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熊貓海歸種群。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梳理熊貓中心動態發現,去年11月,旅美大熊貓“貝貝”回到中國;去年5月,旅美大熊貓“白云”“小禮物”回國。
今年5月3日,熊貓中心旅居荷蘭的大熊貓“武雯”于當地時間5月1日誕下一只熊貓幼仔,這是2020年在國外出生的首只大熊貓幼仔。目前,“武雯”和幼仔均健康。
據介紹,今年1月18日,在熊貓中心與荷蘭歐維漢動物園專家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大熊貓“武雯”和“星雅”成功完成了兩次自然交配。產仔前的一段時期,大熊貓“武雯”更頻繁地留在產房里,且焦躁不安,頻繁舔陰。當地時間5月1日凌晨一點半左右,熊貓幼仔平安出生。
“大熊貓寶寶出生,我說不出有多開心,這是我們每個人期望已久的好消息。我向大熊貓的護理人員表示祝賀,因為他們的耐心和專業,這只大熊貓寶寶能夠以自然的方式孕育和出生。”動物園負責人馬塞爾·博克霍恩表示,幼仔需要跟隨媽媽“武雯”在產房里再待幾個月,之后它們才能一起進入熊貓館。
據悉,動物護理員將通過攝像機密切關注這只幼仔的發育成長。目前暫時無法知道幼仔的性別。同時,熊貓中心專家組也將時刻與荷蘭歐維漢動物園保持密切聯系,為大熊貓“武雯”產后飼養護理以及幼仔飼養管理提供指導與幫助。
大熊貓“武雯”“星雅”于2017年4月從熊貓中心出發,旅居荷蘭歐維漢動物園,開展為期15年的大熊貓科研合作。荷蘭歐維漢動物園投資超過700萬歐元,為兩只大熊貓準備了總面積為9000平方米的豪華熊貓館Pandasia,大熊貓的生活區面積達34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熊貓室內活動區。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