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西城區盆兒胡同62號院,居民樓外立面被翻新。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新京報訊 (記者吳嬌穎)北京市住建委等七部門昨日聯合印發《2020年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確北京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年內開工80個、完工50個、固定資產投資12.8億元。 結合《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實施,《方案》明確,將持續探索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后長效管理機制,試點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后期管理模式,統籌實施管線改造,歸集補建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等舉措。 同時,健全完善整治資金共擔、金融支持、存量資源整合利用,確立試點社會資本參與、專業管線改造簡化立項和后補助、危樓和簡易樓拆除重建等15項政策機制的研究方向。 據悉,2017至2019年,北京已累計確認243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涉及295個老舊小區。截至2020年4月底,已確認項目整治類內容全面實施,實現改造類進場施工98個項目,完成44個項目,涉及住宅樓395棟,居民3.8萬戶。 受疫情影響,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因需要在小區內實施,開復工遇到較大難度。目前,朝陽區農光里重汽小區已實現了復工,另有73個項目也全面做好了開復工準備,條件成熟后將抓緊開復工。
■ 探訪
老舊小區改造同時引入物業 探索綜合整治后長效管理機制
西城區盆兒胡同62號院的改造,是北京核心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一個縮影。
位于西城區二環里白紙坊地區的盆兒胡同62號院,總占地面積1.1萬平米,小區內共有5棟正規住宅樓,居民464戶。其中1號樓為多產權單位樓房,2-5號樓為直管公房。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前,小區內公共設施普遍陳舊破損,設備陳舊老化,上下水管線和各專業管網線路腐蝕、堵塞嚴重,各種架空線雜亂無章,停車設施不足,小區環境臟亂,居民要求改造呼聲強烈。
昨日,記者在改造進入尾聲的盆兒胡同62號院看到,小區五棟樓都安裝了新的外墻保溫層和白色空調護欄,小區內還新增設路燈、監控探頭。不算開闊的公共空間里,依托原有的綠地搭建起了一個可以乘涼的小花園。
據介紹,盆兒胡同62號院的改造前期運用“申請式”“菜單式”工作機制,確定了綜合整治各項內容,改造中采取“先整治、后提升”的方式。
去年6月,盆兒胡同62號院啟動違建拆除工作,拆除鐵皮棚、違建房屋、占用天井違建等,完成4處開墻打洞整治工作。整治完成后,項目再進場施工,陸續完成了外墻保溫層安裝,單元門、雨水管更換,空調護欄安裝,無障礙設施完善,增設路燈和監控探頭等任務。
盆兒胡同62號院在改造的同時,率先探索了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后期管理的長效機制,通過第三方評估確定物業公司前期進駐,并采取“先嘗后買”模式,讓居民先體驗物業公司的服務。
“物業企業前期進駐以來,積極配合現場改造、參與小區居民活動,比如免費為小區居民提供樓道清潔服務,疫情時期也是物業在負責小區卡口24小時值守。”社區相關負責人說。
“綜合整治項目涉及居民工作的上下水改造工程,起初只有80%的住戶配合。”盆兒胡同62號院所在的白紙坊街道相關負責人說,在該小區改造過程中,就由街道、社區,實施主體、設計、施工單位,轄區內代表委員、樓門長等,組建起“2+3+×”的小區改造議事協商平臺,多次召開議事協商會,主動做好反對居民說服勸解工作。
據介紹,目前除6家住戶未進行改造外,其余458家住戶都已完成上下水及廚房衛生間改造,改造完成率已達98.7%。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