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除了“4個1000億”,上海最新產業政策還有哪些禮包
為激發內在需求、培育經濟新動能,上海再度出臺產業政策促進投資通過乘數效應帶動生產。
在15日上午舉行的上海市新聞發布會上,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介紹了《關于加快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促進產業投資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若干政策措施》)有關情況。
《若干政策措施》主要涉及五個方面共16條政策,分別是聚焦產業規劃布局,培育創新動能,落實土地要素保障,設立財政金融支持政策。
比如,加大在線新經濟12個重點領域的招商引資和產業培育力度;拓寬可享受工業用地50年出讓年期的項目范圍,降低優質企業用地成本,地價實行底線管理;
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三大產業領域,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的先導產業基金,聚焦新網絡、新設施、新平臺、新終端等重點領域,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的新基建信貸優惠專項,將中長期低息貸款政策從集成電路擴大至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面向先進制造業的中長期信貸專項資金,設立1000億元的園區二次開發基金。
具體來看,這五個方面產業規劃布局是前提,上海的產業發展也一直以園區的形式進行統籌發展。
去年和前年,上海已經發布了兩版產業地圖,在3月31日2020年上海市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暨特色產業園區推介活動上,又發布了26個特色產業園區和60平方公里產業新空間。
在土地資源緊缺的上海,一次性拿出60平方公里新經濟空間,向外界傳遞了一個信號,就是在上海,既要優質服務業項目,也要高端制造業項目,好項目不缺土地,好產業不缺空間。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呂鳴今日在會上說,26個特色產業園區,總規劃面積約108平方公里,可供優質產業用地超過25平方公里,物業空間超過1400萬方。接下來,將發揮產業地圖對投資的指導作用,根據項目落地需求建設好產業新載體,引導重大產業項目根據產業地圖集聚布局,做到“房等項目,地等項目”。
而在土地資源緊缺的上海,如何保障產業發展空間?
上海市規劃資源局副局長許健在會上表示,在已發布《關于全力應對疫情支持服務企業發展的若干土地利用政策》的基礎上,近期將發布2020版《關于本市推進產業用地高質量利用的實施細則》(下稱《細則》)。
比如,將統籌規劃空間資源,保障產業發展。按照特色產業園區建設節奏,結合各區產業地圖,先行推出25平方公里產業用地,標示可用規劃空間分布,明示一批儲備產業用地,供產業部門招商使用。
此外,《細則》還將加大“標準地”供應力度,高效服務產業項目落地。為實現“地等項目”,在去年工作基礎上,繼續加大工業用地標準化出讓力度,將標準化出讓供應量提高到年度產業用地供應量的40%等內容。
賽迪(上海)先進制造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陶傳亮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若干政策措施》有效呼應了今年前后出臺的《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聯動了上海市產業地圖、重點推介的26個上海市特色產業園區以及上海三大重點產業,從土地、金融等要素保障、投促服務等具體舉措上,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政策體系,想要切實推動產業發展,“尤其是金融、土地政策力度非常大。”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趙慧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