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世界電信日,“2020年搜狐科技5G峰會”在北京成功舉行。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室主任、研究員張明發表了《疫情沖擊下新基建的雙重經濟涵義》的主題演講。
張明表示,當前加快新基建投資對中國經濟來講有兩重經濟含義:首先有助于短期增長,從目前來看,2020年全球經濟深度衰退,中國經濟會顯著下行,“三駕馬車”中消費和出口今年很難靠的住,主要靠投資。投資中市場化的制造業和房地產今年很難靠得住,主要靠“基建”,舊基建、新基建都很重要。第二個含義,中國中長期的經濟增長質量下降,為了重振中國的長期增速,既要加快技術創新,也要靠結構改革。新基建在技術創新里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推動國內技術進步。
以下為主要內容:
說道疫情下的經濟衰退必然想到2008年那場波及全球的次貸危機。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零增長,2011年全球經濟有V形反彈,好景不長,隨后諸年全球經濟在波動中下行,長期停滯格局。
今年根據IMF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收縮3%,下行幅度遠超過2008年次貸危機時期。比經濟下行更讓人郁悶的事情是,全球化正在退潮,在2008年之前全球貿易的增速每年大概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兩倍,在過去的十年全球貿易增速低于經濟增速。隨著貿易摩擦的加劇,隨著疫情的沖擊,今年全球經濟收縮3%,全球貿易收縮11%。
全球經濟下行,這時候動蕩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指數上升,在此推動下,黃金價格現在1750美元,已經接近2001年的高點。
中國經濟增速在2007年一度高達14%以上,去年6.1%發生腰斬,導致經濟增速下行的原因既有結構性因素比如人口老齡化、技術進步的速度下降,也有政治性因素比如房地產調控、金融強監管周期,在今年加上疫情的沖擊。根據IMF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只有1.2%的預測,我們的預測今年到3%。
短期驅動經濟有三股力量成為三駕馬車:消費、出口和投資。今年消費和出口不要太過指望,疫情重創消費,其次還有兩個結構性因素抑制消費增長,過去十年來中國城鎮和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下降;第二,過去十年加杠桿的速度非常快。
今年全球經濟歐美發達國家都會陷入衰退,外需從今年到五六月份會開始萎縮,中國的出口企業面臨非常尷尬的局面,復工復產抓的差不多了,定單沒有了。
投資有三項,制造業、房地產、基建,加起來占到中國總投資80%。制造業、房地產不要期望過高。制造業今年起不來,房住不炒成為長期性的政策,今年房地產調控在部分城市可能會有邊界的放松,整個調控政策方向逆轉概率非常低。
今年基建投資對于穩住中國經濟增長至關重要,在歷史上很多時期基建投資走勢跟制造、房地產成反比例,制造業和房地產是順經濟的,經濟好就制造業和房地產就蒸蒸日上,經濟不好基建投資就異軍突起,在歷史上是中國政府用來穩住經濟增長很重要的利器。
中國經濟除了面臨短期經濟下行之外,中長期增長也面臨問題。從長期來看,驅動經濟增長的有勞動力、人力資本、實物資本、技術和制度?傮w來講,勞動力數量的貢獻在下降,說明人力紅利開始萎縮,人力資本貢獻比較穩定。技術+制度的貢獻,在2001年到2007年到達高峰,每年貢獻4.8%。在2007年到2012年只有1.3%的貢獻。現在最多和2007年和2012年持平,可能還略有下降。過去這些年我們主要靠實物資本投資增長,這就是為什么制造業產能過剩,房地產面臨很大的風險。
衡量中國增長效率的指標,勞動生產率增速,高點在2008年,08年到現在指標下降一半。為什么對中國來講技術進步的速度放緩?在過去30年我們的技術進步坦白來講主要是靠外援式的技術推動,靠后發優勢。隨著中國技術水平和全球越來越接近,中國經濟的體量不斷放大,后發優勢越來越弱。當前中美經貿摩擦最近美國政府又在對華為動刀,就是要切斷中國技術進步跟國外頂尖技術之間的聯系。除了貿易投資的全球化加速,技術的去全球化非常擔心也會加速。過去我們內緣式的技術創新速度不是那么快,知識產權保護存在問題,所有這些方面存在國進民退的現象,以及人力資本積累的速度過去十年也在放緩。這時候新基建至關重要,新基建官方的定義和民間的定義不一樣。官方發改委認為新基建有三大塊:信息基礎設施(5G為首)、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市場對于新基建的理解,傳說中的“八仙過!卑舜箢I域。新基建本身就是技術進步,但是新基建的運作成為推動新的一輪國內技術創新非常重要的平臺,有兩方面的意義。
當前加快新基建投資對中國經濟來講有兩重經濟含義,首先有助于短期增長,從目前來看,2020年全球經濟深度衰退,中國經濟會顯著下行,三駕馬車中消費和出口今年很難靠的住,主要靠投資。投資中市場化的制造業和房地產今年很難靠得住,主要靠基建。在這個意義來講,舊基建、新基建都很重要。第二個含義,中國中長期的經濟增長質量下降,為了重振中國的長期增速,既要加快技術創新,也要靠結構改革。技術創新這里面有很多,新基建在里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梢酝苿訃鴥燃夹g進步,2008年之后老基建的教訓說明什么?這輪基建由地方政府主導,建成之后必然低端重復建設,使用效率布告,銀行壞賬。吸取舊的教訓,搞新基建最重要的應該由市場力量來主導,而非政府主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