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19日電 題:《侯正宇:職業經理人如何邁過疫情的坎?》
作者 侯正宇(上海博爾捷企業集團創始人、《平臺化管理》書籍作者)
時代一粒灰,個人重如山
無疑,這場疫情對眾多企業和個人都是一場刻骨銘心的“洗禮”。嚴峻的經濟形勢如同大山,壓在每一個經濟體和個人身上,難以規避,也無法忽視。
2020年3月,我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及UBI商學院做了“后疫情時代,企業如何突圍與升維”的演講,在企業界引起了很大反響。我看到有部分企業受到我“平臺化轉型”演講的啟發,逐步實施平臺化轉型,逐漸走出困境的時候,欣喜之余,又發現了更棘手的“個人”困境。
在企業“斷臂求生”的同時,個人的“坎”也隨之而來。中泰證券研究報告預測高失業率的狀態至少會持續到年底,短期內很難出現反轉。失業率的居高不下也深刻影響著房地產、汽車等諸多行業,導致經濟的整體下行。就連世界最大的游樂園迪士尼,這個昔日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的地方,也宣布10萬員工將停薪。據全球權威報告統計,疫情將使1.95億人面臨失業。
很多人開始焦慮、恐慌。沒有工作意味著就沒有收入。我們內心的“詩和遠方”成為了難以企及的幻想。
企業的山,個人的坎
曾經在“后疫情時代,企業去和突圍和升維”中,我特別指出了疫情大考下的企業的三座大山:現金流危機、營銷閉環難、轉型難。這是企業無法忽視的三座大山,同時也導致了個人遭遇命運的坎坷。
現金流危機導致個人職場坎坷
疫情之下,絕大多數企業都受到了重創,就連國企上海百強之首上汽集團(600104,股吧)下屬企業都宣布員工績效工資減發75%。OTA行業的領頭羊攜程也正經歷至暗時刻:公司CEO宣布0薪,高管降半薪,其他員工暫緩漲薪、停薪留職。大企業還在苦苦掙扎,部分中小企業則永遠止步在這個冬天。這不是個例,是后疫情時代的剪影。
加薪難是所有職業經理人在后疫情時代面臨的普遍職業風險。通常,企業因為發展需求,為留住骨干人才,大多數員工每兩年左右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同時,每年還有常規的加薪機會。但在后疫情期間,員工必須接受降薪。職業經理人的降薪幅度高達20%至50%。企業內部職業發展受阻,職業經理人大多會選擇跳槽。
跳槽難在后疫情時代也是常態。疫情之前,跳槽對職業經理人來說,可以獲得三個機會:薪酬增長的機會、拓展人脈的機會以及獲得新技能的機會。從企業角度來看,吸引外部職業經理人加入本企業可帶來三個價值:獲得帶領團隊沖鋒陷陣的“將帥之才”,獲得行業緊缺的專業人才和公司發展所需的技能人才。
然而,在疫情的沖擊之下,沒有一家企業可幸免于難。眾多企業關閉了招聘窗口,企業不再追求增速而是希望能夠活下來。企業“斷臂求生”的策略直接導致職業經理人失去了跳槽機會。
被降薪、被裁員、被轉崗……是職業經理人在后疫情時代正在經歷的眾生相,歷經滄桑之后是無限蔓延的焦慮和迷茫,被疫情黑天鵝攪亂的這一池春水,誰也不知道何時才能風平浪靜。
裁員降薪導致個人生活困境
在職場摸爬滾打的中年人筑起自以為是的高樓,轉瞬樓塌了,才發現不過是堆疊的多米諾骨牌,一推就倒。降薪、失業,任何一項只要輕輕一倒,便可引發一場災難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第一張倒下的“骨牌”,是房貸。有房貸的人,最怕連“007”的機會都沒有。每年15至45萬元的還款壓力就像致命的繩索勒在職業經理人的脖子上,讓他們在凌晨三點的夜晚哭得喘不過氣來。躲不掉的債務,舍不得的房屋,緊緊地勒住了他們。
第二張倒下的“骨牌”,是教育。幼兒園學費、興趣班和早教班,甚至是幾十萬元的留學費用。在降薪與失業的邊緣掙扎,仍不惜血本加注教育,是中年人最后的倔強。
第三張倒下的“骨牌”,是養老。大多數中青年夫婦都是獨生子女,家中供養著四位老人。以正常一位老人每年需要2萬左右來算,四位老人的總費用就不少于8萬元。當父母到了需要依靠他們的年紀,他們,卻擔心即將一無所有。
不知道從何時起,職場危機成了中年人的標配。滿眼望去,中年職業經理人生活中充斥著種種不堪。
“35歲”現象導致職業經理人轉型困境
轉型,已經迫在眉睫。但對于部分職業經理人來說,這一切都太難了。
職業經理人的年齡通常在35歲左右。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干擾難免會分散他們的時間和精力,難以心無旁騖地工作。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的體能隨之下降,難以承受高強度的工作節奏。而最難克服的,是失去學習意愿。數字時代,新技術快速迭代,新模式加速涌現,傳統企業構建的競爭壁壘崩塌殆盡,互聯網企業降維打擊。數字時代瞬息萬變,對職業經理人的各項技能水漲船高。在需要不斷學習進步的關鍵期,職業經理人的能力卻已經觸及“天花板”。
如今,越來越多的90后,甚至00后涌入職場。這群“后浪們”不懼權威勇于突破。超前的想法不斷沖擊著傳統世界,不斷去改變現狀。他們沒有生活的負累,以開放的心態持續學習,不斷開拓新道路,鉆研新事物,永遠熱血拼搏在第一線。
帶領這群年輕人的,是另一群從職場中廝殺出來的職業經理人。他們不斷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成為團隊的領頭羊;他們早已事業有成,步入令人歆羨的精英階層;他們帶領團隊精益求精,在職場殺出一條血路,實現財富自由。這群人的身上都著相似的閃光點,快速學習、追求卓越,有平臺化思維,有創新管理理念……這些能力,并非不可復制。
35歲的人生坎,并不只是一場簡單的風暴,它實際上暴露的是知識結構、工作方式與宏觀環境和公司現有發展需求不匹配的嚴峻問題。只有早早地突破圈層,打破壁壘,方才有可能華麗轉身,開啟嶄新的職場生涯下半場。
面對職場坎坷,沒有一個是可被擱置或忽略的。經濟收入直線下降,迷茫、無助,從高處失足跌入低谷的巨大的心理落差與無處存放的精神價值追求讓中年職業經理人感到一無是處。昔日的天之驕子如果不能進行自我轉型,卻只能踏上荒島求生的艱難之路。
突圍困境,踏上“自由職業”之路三部曲
這是以人力資本為核心的數字時代,具有多樣化生活和工作方式,自由職業者成了一種趨勢。
我們發現國內職場的變化。疫情下,很多有專業、有資源的人開啟了自己的兼職或微創業之路。如:醫生,當大量科室線下人流量減少時,紛紛轉型到線上問診平臺,開啟第二職業。如:培訓師,當線下培訓無法開課時,紛紛線上直播,打造個人IP。
全球著名自由職業者平臺Upwork與美國自由職業者聯盟發布了《2019美國自由職業者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大約有5,700萬美國人從事自由職業,他們的收入接近1萬億美元。自由職業已成為一個日益多樣化群體長期的職業選擇。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正在從事自由職業。
面對失業危機的常態化,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該如何找到破局之道,邁過職場的坎,踏上自由的路?
擺脫焦慮,重振信心
未來充滿了挑戰和憧憬。目前,國家對中小微企業不斷加強扶持力度,密集地出臺了優惠政策。同時,企業也采取自救和全員營銷的策略,在“危”中增“機”,把“疫情大考”當作再次騰飛的飛躍臺。
在后疫情時代,有的企業和經理人按下了暫停鍵,但是更多的企業和個人按下了加速鍵,進行了轉型升級。
人們的就業觀念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人們開始認識到,裁員與降薪都可以是常態。從我身邊的朋友和同事來看,他們都遭遇被裁員,降薪轉崗的職業坎坷。恍然發現,我們改變不了疫情帶來的苦難與風險;抗拒不了企業裁員降薪的常態化;也抵抗不了加速迭代的趨勢。
既然抱怨無法破解困境,那么我們要做的就是重振信心,因為“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保持信心并非盲目自信,要認清時代的發展趨勢,學會順勢而為,做出正確選擇。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心,跳出困境,在變革動蕩的時候轉型升級,提升自我,給自己的人生找到支點和方向,迎合時代、擁抱技術、改變命運。
不斷學習,重塑自我
未來,將是一個“平臺經濟”的時代。優秀的企業必然是平臺型企業。作為職業經理人,想加入或者在這些企業當中得到升職加薪的話,就必須學習并擁有平臺化思維,進行多樣化學習。
系統化學習:首先,職業經理人可以到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進行系統化學習。中歐EMBA的學習可以使我們有四個方面的提高,A、戰略高度;B、領導力;C、國際化視野;D、運營能力;職業經理人既學習到管理學理論體系體系和實踐案例又獲得高級工商管理的學位。
社會化學習:其次,職業經理人可以修讀國內首個“平臺經理人”課程”。中國職業經理人協會助力廣大職場精英突破轉型,在職場上更上一層樓。通過三十天打卡學習計劃,構建平臺化管理能力體系,形成平臺化思維模式,打造平臺化實踐場景,實現多維賦能企業。
碎片化學習:最后,由中歐管理學教授忻榕、中歐戰略學教授陳威如和我本人所著《平臺化管理》一書幫助一大批企業和個人初步開啟了“平臺化思維”之路。此外,各大學習平臺,例如喜馬拉雅和得到,讓持續學習的人在上班途中仍然保持學習的狀態。
融入平臺,啟動“微創業”
未來,將是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一個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在崛起——斜杠創業或微創業,解決了原本創業資金不足、無法低成本運轉、需承擔運營資金風險的弊端,實現了線上零成本創業。時代瞬息萬變,新事物不斷涌現,思維方式也在更新換代。
作為困境中的職業經理人,可以通過梳理“自身情況”,開啟微創業之路。
多一份選擇才是真正的多一份安穩,多一份收入,多一份保障。VUCA時代,我們需要多樣化的選擇,選擇專業的微創業服務平臺。如“收稻創業云平臺”,通過協助自由職業者完成個人工作室注冊和一系列交易服務,可以提供碎片化時間和智力變現,轉型升級,實現零成本創業,邁向一片自我、自由、自在的新天地。
總結
后疫情時代,我們依靠的不僅僅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業的突圍轉型,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自救,能夠積極樂觀,正確面對困難,認清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學習平臺化管理思維,我們要越過時代的山丘,邁過命運的坎坷,踏上自由的職業之路。
我曾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官微發表過一篇“人到中年,風一樣自由”的文章,在文章中,深刻表達了人人都渴望自由,渴望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事情的愿望;既能賺錢又自由的工作,自由職業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無論睿智的你、疲憊的你、努力的你、想休息的你,都可以嘗試一下這條新踏出來的通往自由的路。
此刻,我耳邊響起了汪峰的那首《怒放的生命》,我們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飛翔在遼闊天空,就像穿行在無邊的曠野,擁有掙脫一切的力量……(中新經緯APP)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