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的發展,是各民主黨派2020年全國兩會提案關注的重要議題。
疫情沖擊下,部分民企生存困難加大。不過,民企作為就業主力軍,有望獲得政策更大力度的支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九三學社、民進中央等均有集體提案聚焦如何幫助民企克服疫情影響從而更好發展。全國工商聯更是貢獻了多份關于民企權益的集體提案,包括建議支持民企參與社會應急保障、社會治理等。
除了與疫情相關的,常規狀態下圍繞破除隱性條款、優化營商環境、保護企業家權益、資金鏈問題,以及促進民企更好參與混改、參與“一帶一路”等,民主黨派也提交了多份相關的集體提案。
加大企業紓困政策力度
民進中央《關于助力民營企業克服困難健康發展的提案》建議,加大財稅、金融、就業等政策力度,以支持民營企業渡過難關。
提案指出,疫情影響下,企業開復工時間被迫延期,訂單交付延期的同時,企業還需要承擔利息、租金、固定資產折舊等經濟損失,以及熟練技術工人流失的壓力。85%左右的民企賬上現金余額最多維持3個月,受疫情影響,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加劇。
因此,提案建議政策應該更有針對性。比如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民營企業相對集中的行業給予專項稅收減免,擴大免征增值稅的范圍。鼓勵但不強制商業銀行對主要疫區下調貸款利率,對受疫情沖擊較大的行業給予支持。推出更具針對性的專項應急基金,給予處于財務困境的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貸款,短暫放松銀行資本監管要求。對疫情期間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加大失業保險費返還力度。
這些政策建議,部分已經落地。比如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電影行業,對于提供電影放映服務取得收入的納稅人,政策予以免征2020年增值稅,并免征當年文化事業建設費,電影行業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到8年。中央層面也釋放信號,未來減稅降費、資金支持等將重點支持中小微企業。
九三學社提交的《關于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民營經濟克服困難健康發展的提案》建議全面研判疫情影響,引導民企尋找新增長點,加大力度穩企業、保就業。
全國工商聯《關于狠抓政策落實 促進“六穩”“六保”的提案》稱,疫情暴發以來,中央和地方一系列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穩企紓困的政策措施,既能解民營企業的燃眉之急,又利于長遠發展。但調研發現,一些政策在落實上存在難點,政策效力打了折扣。
該提案建議,進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和細則,增強可操作性,破除針對民營企業的隱性條款和不成文規定。另外,還建議開展巡視和督查,來推動政策措施逐條逐項落地,建議在制定涉企政策時,充分吸納民營企業家的意見。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萬順機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善紅表示,近幾年國家在稅收、用工等方面,已經給企業非常大的政策優惠。但疫情之下,民企發展還是面臨不少困難。希望在減稅降費、融資幫助、定向支持方面加大舉措,真正讓企業進一步直接受惠。
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民營企業面臨的“玻璃門”“彈簧門”等問題,仍然是民主黨派集體提案關注的重點。
致公黨《關于加快推動“放管服”升級, 促進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指出,各地營商環境建設取得較大進步,但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不優、融資難融資貴、創新發展能力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
提案建議,把“放管服”改革作為“一把手”工程,要求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強化上下級部門對接,打通關鍵領域數據壁壘。盡快完善“一張網”建設,打破部門“信息孤島”,打通省、市、縣三級信息壁壘,對于不動產、公積金、社保等民營企業呼聲較為強烈的內容,應重點實施加快推進。
民革中央《關于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保護民營企業家權益的提案》指出,一些地方公安機關、檢察院處理涉民企刑事犯罪案件時有“一刀切”的現象,只要民營企業及民營企業家存在涉嫌刑事犯罪的可能性,就對民營企業的財產進行“查扣凍”、對民營企業家采取逮捕等強制措施。這樣一來,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像企業公章的使用、購銷合同的簽訂、員工工資的發放等,都會受到極大影響。
提案建議,應該擴大取保候審等非羈押手段的適用范圍,解決錯誤立案的問題,建議充分考慮非公有制經濟特點,嚴格區分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包括正當融資與非法集資、合同糾紛與合同詐騙等。建議將處理企業家經濟犯罪案件的罰沒所得,統一上繳中央財政,專項用于充實社保基金,切斷辦案機關選擇民營企業家進行逐利性執法的利益鏈條。
全國工商聯《關于高度關注大型民營企業資金鏈問題的提案》指出,近年來部分大型民營企業因為資金鏈斷裂進入破產重組程序,不僅影響投資者信心,也在社會上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除了民企自身流動資金緊張之外,中長期融資相對困難是重要原因。提案指出,有企業反映,同等級的民企和國企在債券發行利率上相差1個百分點,加上發債環節中的審批、中介、發行等費用,綜合發債成本較高。
此外,部分銀行的上級行審批流程較慢,有些金融機構對民企授信額度波動較大,部分民企遭遇斷貸、抽貸等現象,這些都加劇了企業經營困難。
提案建議,加強政銀企常態化對接,優化中長期貸款的科技信貸政策,完善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減少或消除不同所有制帶來的差別評價,統一信用分析上的側重點和評價標準,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建立統一的動產擔保登記制度,支持金融機構開展動產融資業務。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行長徐諾金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仍存在支持政策相對分散、未完全形成政策合力、實施效果不及預期等問題。
盡快出臺境外投資法
除了聚焦眼前的問題,民企拓展發展空間,也需要政策的支持。
全國工商聯《關于全方位護航民營企業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提案》指出,在“走出去”方面,沒有制定國家層面的境外投資法,缺乏對失信、行為失準、內部惡意競爭企業的規范與監督。
提案建議,加快推進對外投資領域的立法工作,盡快出臺境外投資法和相關配套制度,使民企“走出去”有法可依。探索出臺商事調解條例,多元化解企業矛盾糾紛,促進完善“一帶一路”爭端解決機制。健全中小企業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包括雙向投資數據庫、相關國家引進外資相關政策、相關國家法律法規和風險評估等內容。
全國工商聯《關于進一步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混改的提案》指出,民企參與混改積極性不高,在于民企作為小股東權益難獲保障,民企參與部分壟斷行業的投資比例和形式存在諸多限制,民企退出機制不夠健全。
提案建議,加強頂層設計,重點在優化股權結構、保障民企權益、完善監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退出四個方面予以完善。加強產權、財稅、土地、人才、科技、工商等相關配套措施的落實,營造混改的良好氛圍。
疫情沖擊下,后續公共衛生、應急保障等補短板領域,有望迎得較快發展。全國工商聯《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社會應急保障機制的提案》《關于促進商協會組織和民營企業參與社會治理的提案》等,都致力于推動民企在這些領域獲得更平等、更充分的發展空間。
(作者:周瀟梟 編輯:李博)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