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減稅降費將以減免企業社保繳費為主。
新京報訊(記者 姜慧梓)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他表示,今年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要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疫情給中小企業帶來明顯沖擊。為保市場主體,報告明確,今年將加大減稅降費力度。
記者注意到,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今年的減稅降費政策將以落實為主。但受到疫情影響,形勢發生變化,減稅降費力度進一步加大,新增減稅降費規模再創新高,達到2.5萬億元,超過去年的2.36萬億元。
多項稅費優惠政策延長至年底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強化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放水養魚,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
具體包括,前期出臺六月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包括免征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公共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娛樂、文化體育等服務增值稅,減免民航發展基金、港口建設費。
同時,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一律延緩到明年。
此外,2019年已經出臺的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今年繼續執行,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加上上述減稅降費新舉措,今年減稅降費規模將達2.5萬億元,力度史上最大。
去年我國2.36萬億元減稅降費規模一度被稱為史上力度最大減稅降費舉措。從效果看,制造業和小微企業受益最多。
根據《國務院關于減稅降費工作情況的報告》,去年1-10月,民營企業各項政策合計減稅10511.84億元,占全部減稅數額的比例達到63.8%。制造業行業稅負明顯降低,去年4-10月,制造業及批發業增值稅減稅4598.83億元,減稅幅度25.7%。
企業社保繳費減免力度加大
2.5萬億減負力度,將給企業帶來哪些利好?
一方面,企業社保繳費的減免力度更大。記者注意到,今年減稅降費的結構占比出現一定變化。與去年減稅降費中減稅占大頭不同,今年將以減免企業社保繳費為主。
此前按人社部和財政部的初步匡算,2月至6月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繳費可降費5000億元以上,從實際運行看,2月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就達到1239億元。按此估算,2020年社保降費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減稅方面,在去年已經出臺的下調增值稅率政策基礎上進一步下調,小規模納稅人和個體工商戶稅率從3%下調至1%,湖北地區免征,執行期限延長至今年底。
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一律延緩到明年。免征公共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娛樂、文化體育等服務增值稅,執行期限延長至年底。
作為一家餐飲企業的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嚴琦介紹,今年以來,企業總公司和直屬門店享受稅費減免127萬余元,其他分公司、子公司享受稅費減免121萬余元。“餐飲行業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國家及時給予了相應的稅費政策支持,對企業而言可謂是雪中送炭。”嚴琦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