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9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
對于今年發展目標和下一階段工作整體部署,報告特別提到了“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拿一塊小黑板敲重點了:擴大內需。
我國的內需潛力大,今年,我們不糾結于經濟增長的具體目標,要專注于擴大內需、六穩六保。
從中央的部署來看,擴大內需我們要牢牢把握幾個基點:推動消費回升、擴大有效投資、深入推進新型鎮化、實施好支持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等等,重要的是突出民生導向,使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
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產業,拉動內需首當其沖。從大宗消費來說,很難有與房子媲美的了。而其關聯房地產關聯的幾十個上下游產業鏈,無論從增就業、保民生還是促消費,都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我們為了擴大內需而簡單地放松房地產調控,毫無疑問是飲鴆止渴。房地產需要在穩定發展中逐步建立長效機制。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再次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繼續讀報告細節,與房地產相關的我再劃個重點。
擴大有效投資: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 3.9萬個,支持加裝電梯,發展用餐、保潔等多樣社區服務.加強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增加國家鐵路建設資本金1000億元。
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繼續推動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
這是擴大內需要做的事。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是戰略綱領,也是奮斗方向。有挑戰就有機遇,好多都是房地產企業正在做的事。
的確,2020年,樓市調控塵埃未落,疫情的黑天鵝又橫空出世,給這個行業帶來了更多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特殊情形也成為房企的運營能力“大考”,各房企如何應對考驗?履行社會責任、提振國民經濟?地產人們又有著什么樣的目標和思考?
特別是你關心的拉動內需,房地產會如何作答?
作為住建部主管的首席行業財經媒體,中國房地產報將從現在開始,發起 “走進基層、服務企業”的大型品牌房企調研活動,擬定對全國中國TOP200品牌房企、中國TOP100上市房企、中國TOP50央企國企、區域TOP30房地產企業,進行全面、深入的調研報道,為你尋找答案。
這次調研也像是一次“大考”,不再限于對數據和已知事物的再次呈現,而是走到企業中,不僅對企業的董事長、CEO進行采訪,了解他們在疫情中的心路與所思所行;更會走訪物業企業、建筑工地,了解一線工作者們疫情下的苦與樂。
調研的內容也包括多個維度:
一、走進企業,充分調研企業在企業管理、品牌營銷、產品研發、投融資、土地儲備、人才計劃、多元創新、產業布局等方面的工作。
二、調研房企了解疫情來臨后的經營情況、存在問題、應對機制與結果。
三、調研品牌房企在拉動內需、提振國民經濟方面的成果。
四、了解品牌房企及對國家、地方在行業政策、行業發展等方面的建議,以內參形式向上級相關主管單位反饋。
五、對于企業在房地產創新科技研發應用方面的案例;企業正在醞釀的商業合作計劃;企業正在著力打造的商業創新模式;企業公司結構、內部運營管理體系、股權結構的新變化(如有),新股發行計劃;企業近期城市業務布局狀況和城市拓展戰略,多元化經營與經營領域拓展戰略方向等,調研后也都將詳細展現。
為了更精準的尋找答案,中國房地產報還將在基層建立企業的特約評論員、特約通訊員、智庫專家、輿情觀察員隊伍。
條件成熟時,這些調研報道將被結集出版為“中國品牌房企2020發展藍皮書”,為這個行業提供決策依據,為促進行業的穩健發展提供保障。
不用等待,拉動內需,這份房地產行業的答卷我們一起來完成!
責任編輯:李紅梅 曹冉京
審讀:戴士潮
中國房地產報版權所有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房地產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