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一二線城市零售市場趨向于飽和,競爭日益激烈,大量投資者、商家和創業者開始關注“下沉市場”這一龐大的藍海市場。
得益于網絡和電商的發展,線上消費開始被更廣泛的人群所接受,增長勢頭迅猛。但在拼多多、淘寶等各路新老互聯網巨頭紛紛滲透,線上消費持續火爆,逐漸走向高位的情況下,我們也不能忽略的是,在下沉市場中,線下消費依然有頑強的生命力。這提示我們下沉市場有自身的特點,線下消費在這里有固有的生存空間,不過我們觀察發現,相對于傳統電商、大型線下商超,真正能把觸角延伸到下沉市場最深層的是線下中小商家、他們在下沉市場,有著很強的競爭力。
研究報告普遍將“下沉市場”定義為“泛指三線及以下城市,以及廣大鄉鎮農村地區的用戶”。囊括了近300個地級市、2000個縣城、40000個鄉鎮,660000個村莊。不難估算,這是一個接近10億的巨大客戶體量。在如此龐大的市場中,存在多種差異化的客戶細分群體,有著豐富多元的層次和結構。顯然,他們的消費需求不是單一的電商渠道可以滿足的。
事實上,根據2019年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結果,75%的零售市場發生在線下。以中國70%人口居住在下沉區域估算,下沉市場中線下零售消費市場約有21萬億的巨大規模。
數據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但在如此巨大的下沉區域線下零售市場中,大型連鎖企業很少涉獵,或者有所涉獵也鎩羽而歸。近年來,這一巨大市場更是吸引了眾多資金充裕、技術先進的創業者,但在向縣城下沉的過程中,往往艱難重重。這個市場的中堅力量始終是分散在各個城鎮和鄉村的本土中小商家。
這一現象與下沉市場的特征有著密切的關系。據QuestMobile研究院2019年的報告,下沉用戶特征之一正是對線下、實體店信任度高。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下沉市場發展與電商平臺價值研究》中也提到下沉市場“通常帶有價格敏感、熟人社會、閑暇娛樂等屬性。”
因為信息透明度相對較低,下沉市場客戶往往通過低價、熟人推薦、實體店等方式來降低風險。相比看不到實物的網絡電商,區域性商家長期的經營口碑和實體店的售后服務。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如今下沉市場群體也可以無障礙使用手機和互聯網,但是他們卻是以行政區劃為單位的,一個個完全不同的生活單元。每個城鎮的社會圈子、人際關系、消費習慣都可能差異巨大。一個產品、一套模式打天下不再可行,換一個區域,就又是另一個小世界。本土化、封閉性是這個市場的顯著特點。
常被戲稱為“地頭蛇”、 “夫妻店”的本土中小商家經過十幾二十年的線下經營,深耕本地市場,早已擁有相對穩定的市場份額和強大的客戶口碑基礎,在客戶端擁有天然優勢,地位難以撼動。
不過,受到下沉市場線下消費領域巨大價值的吸引,一線電商巨頭已經開始進攻線下市場。未來10年,“強龍”和“地頭蛇”誰能笑到最后,不得而知。通過企業服務平臺完善自身供應鏈體系,提供差異化、小而精的高品質商品,或許是本土中小商家守住優勢市場的新機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