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高薪招聘”上熱搜的深圳,最近又發布了醫師的招聘啟事。
其中,福田區將招聘134名全科醫師。在福利待遇方面,福田區提出:聘用人員享受一次性生活補助(分五年等額發放),發放標準為:全日制本科生每人25萬;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每人30萬;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每人35萬。
年薪則為20-25萬(稅前),可享受宿舍或人才住房支持。此外,根據深圳的政策,新引進人才可享受租房和生活補貼,標準為:本科15000元/人、碩士25000元/人、博士30000元/人。
羅湖區招聘60名全科醫師和60名公衛醫師,錄用后到羅湖醫院集團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工作。
根據《市衛生計生委 市財政委關于印發深圳市社康中心公開招聘住院醫師和全科醫師一次性生活補助發放實施細則的通知》(深衛計發〔2018〕44號)規定,本次聘用人員享受一次性生活補助。發放標準為:全日制本科生每人25萬;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每人30萬;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每人35萬;入職次年開始逐年申請,分5年等額發放。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深圳兩個區的招聘條件均包含: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間規培結業,并取得國家認可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的畢業生。
其中,羅湖區招聘的60名公衛醫師,對專業的要求為“預防醫學”。這或許與疫情帶來的影響有關。幾天前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制。
從更大的背景來看,深圳自身一直在致力于提高全市醫療和公共衛生水平。根據年初深圳政府工作報告披露的情況,2019年,全市新建和改擴建醫療衛生項目83個,新增病床約3800張。2020年,深圳計劃新增病床8000張,新增三甲醫院2家以上,加大醫療衛生人才引進培養力度,提升公共衛生和社康機構服務水平。
今年疫情發生后,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曾撰文指出,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鋒城市,其在城市治理方面還是走在全國前列的,對于疫情,深圳的綜合應對措施是有力的。但深圳的醫療短板問題非常突出。
文章指出,作為人口超過1000萬人的超大城市和一線城市,2018年,深圳在醫院數、執業醫師數、床位數等基礎醫療資源擁有量方面,在全國城市的綜合排行中僅列第23名,遠遠落后于北上廣。
宋丁向記者表示,深圳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跟不上城市人口和經濟成長的步伐,此次疫情也突顯出了這一隱患,深圳有必要惡補醫療短板。
伴隨著加大力度建醫院、補短板,深圳對醫療人才的需求也必然隨之增加。從2019年到2023年,深圳將全科醫生崗位列入“事業單位人才緊缺崗位目錄”,這也是深圳首次將全科醫生列入“緊缺崗位”,經認定后可按規定享受相應的住房及補貼待遇。全科醫學人才也將納入“鵬城英才計劃”的衛生健康人才培養項目,每個全科醫生最高能有20萬元的政府資助用于學習培訓。
就在2019年10月,深圳曾啟動史上最大規模醫生招聘活動,參加招聘的醫療衛生機構共62家,招聘崗位1673個,擬招5873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