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
全國兩會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從22~24日接連三日,先后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湖北代表團審議,并來到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中間,共商國是,深入交流。
就業、民企發展等經濟民生領域,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是習近平三下團時最為關切的問題。
“于變局中開新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沖擊,如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
22日,習近平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談到了備受關注的經濟議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為何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習近平強調:“如果我們硬性定一個,那著眼點就會變成強刺激、抓增長率了,這樣不符合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宗旨,我們一直在講不以GDP增長率論英雄。”
次日,習近平參加全國政協經濟界聯組會,全面分析了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剖析我國經濟形勢、優勢和潛力。
會上習近平表示,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發揮我國作為世界最大市場的潛力和作用,明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方向,鞏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鞏固農業基礎性地位,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表示,只有在做好“六穩”工作的同時,更加注重落實“六保”任務,千方百計增強企業穩定和創造就業崗位能力、強化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幫扶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保障糧食能源安全供應、提高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和競爭力、保障基層公共服務,守住“保”的底線,才能拓展“穩”的局面,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
面向未來,如何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習近平提出要求: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全國政協常委、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強調,真正搞創新、搞研發、增強自身實力,才能渡過這一關。中國企業都要重視兩點,一是不要把供應鏈里最主要的環節放在不可控的公司或國家手里;二是在不降低自身效率的情況下,適度縮小供應鏈范圍,可以在中國建立供應鏈,也可以建立區域性供應鏈,使它更有效率、更可控。
疫情之下,民營企業受到重大沖擊。民營企業作為吸引就業的主力軍,在守住“保”的底線、筑牢“穩”的基礎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同時期破解不同難題,現在我們就要進一步研究怎么破解民營企業發展的現階段難題。”習近平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勁波對第一財經表示,中央及地方圍繞“穩就業保就業”和助企紓困,密集出臺大量政策舉措,以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應繼續加強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用工及融資成本。
他建議,進一步降低公積金和社保繳納比例,減輕企業經營負擔;積極推動靈活用工等新模式,有效分擔企業用工成本;引導金融機構與互聯網平臺合作,解決企業融資需求。
“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按照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要實現全部脫貧。
目前,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雖然同過去相比總量不大,但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在看望全國政協經濟界委員時,習近平說:“我們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付出更加艱辛的努力,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22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委副書記、市長費東斌向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的習近平就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做了匯報。
費東斌表示,脫貧攻堅最根本的途徑是發展,有產業支撐,才能從源頭上拔掉“窮根”。他介紹,未來烏蘭察布市將著力打造服務北京的綠色農畜產品、清潔能源、旅游休閑、數據存儲、產業轉移、物流倉儲等六大基地,借勢、借力、借智持續打好脫貧攻堅戰。
24日,在習近平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來自恩施自治州鶴峰縣的全國人大代表宋慶禮也表示,精準脫貧,產業是基礎。恩施州擁有世界唯一獨立硒礦床,硒含量適中以上土壤占全州國土總面積的95%。宋慶禮認準了恩施的硒資源,2008年回到家鄉建立家庭農場,開始嘗試養富硒雞。“與我合作養富硒雞的50戶貧困戶,都已經達到脫貧標準。”
“恩施八個縣市都是貧困縣,今年已全部脫貧摘帽。”宋慶禮稱,“但交通問題依然是制約恩施發展的瓶頸。特色農產品(000061,股吧)質量好,卻難賣出好價錢。”宋慶禮希望借助一系列惠民政策,盡快啟動安恩張鐵路建設,讓山區的農產品出得去,人進得來。
“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
作為中國抗疫斗爭曾經的“風暴眼”,武漢、湖北已重現從容有序。
“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習近平在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談得最多的還是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
習近平強調,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慎終如始、再接再厲,持續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
這次疫情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體系、醫療服務體系的一些短板和不足。全國人大代表,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羅杰在發言時建議,大力加強公立醫院重大傳染病防治體系建設,同時選擇一些基礎條件好、輻射范圍大的地方公立醫院,建設區域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做到“平戰結合”,確保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
羅杰認為,目前基層疾控部門功能有些分散,疾控基礎設備和隊伍建設不能適應新形勢需要。建議把疾控體系的核心職責定位為公共衛生事件的風險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切實加強基礎建設,打造疾控精銳部隊,更好應對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挑戰。
習近平指出,我們要正視存在的問題,加大改革力度,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立足更精準更有效地防,優化完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能設置,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強化各級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職責,督促落實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責任,健全疾控機構與城鄉社區聯動工作機制,加強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疾病預防控制職責,夯實聯防聯控的基層基礎。
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控陣地。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新洲區陳玉村黨支部書記張文喜介紹,陳玉村全村只有5名黨員,在人手不夠的情況下,下沉干部和志愿者一起組建了24人的隊伍,分別包保自然灣,還派一名黨員專門為村民代購生活物資。由于防控得力,最終實現全村無一例確診或疑似病例。
張文喜建議,以街道、村、社區為單位,以村干部、社區工作者、民兵為主體,建立基層應急隊伍,建立平戰結合的機制和必要的應急物資儲備制度,提升基層應急能力,完善機制體系,關鍵時候能拉得出來、頂得上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