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后,“部長通道”再次開啟。商務部部長鐘山、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工信部部長苗圩等分別就穩外貿、污染防治攻堅、扶持中小企業等熱點問題回應了媒體關切。
鐘山:聰明的外商一定不會
放棄中國龐大的市場
鐘山表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的主要工作,從外貿看,最主要是要穩住外貿主體。“現在我國各類外貿主體超過40萬家,包括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面對疫情的沖擊,這些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這些困難,有一些企業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解決,有一些需要政府的幫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從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在政策上予以幫助、支持,降低了企業的壓力,也激發了企業的活力。”
他表示,只要外貿主體能夠穩住,我國的外貿就一定能夠穩住,能夠發展。
從外資看,鐘山提出,主要是做好兩件事。第一,要擴大外資增量,“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放寬市場準入,縮短負面清單,還需要我們搭建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平臺,特別是要建設好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讓外國投資者愿意來中國投資”。
第二,穩住外資存量,主要是貫徹落實好《外商投資法》,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的營商環境,保護外商合法權益,保護知識產權,讓外商放心、安心,愿意在中國投資,在中國發展。
“隨著我國營商環境的改善、經濟的發展、市場的擴大,我們相信,聰明的外商一定不會放棄中國龐大的市場。”他這樣說。
黃潤秋:今年啟動
第二輪第二批環保督察
黃潤秋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形勢依然嚴峻,要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當然是升級版的污染防治攻堅戰”。
他用“三個沒有根本改變”來形容目前環境保護的嚴峻形勢: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以公路貨運為主的運輸結構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形勢的嚴峻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生態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黃潤秋說,“十四五”時期,我國的污染防治仍將堅持“兩手抓”,一方面更加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打好升級版的污染防治攻堅戰,通過實施藍天、碧水、凈土、生態保護、美麗海灣等重大工程,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另一方面大力推動結構調整和發展綠色低碳轉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轉型取得更大突破。
他告訴記者,今年生態環境部還將啟動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圍繞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圍繞群眾反映的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以及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重點任務的落實情況,開展督察。
苗圩:組織第三方評估
各地扶持中小企業政策落實情況
國家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十幾處提到了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苗圩表示,去年對中小企業在內的廣大企業降低了稅費,今年還要延續執行這個政策,且延續全年。針對今年疫情的防控形勢,又出臺了一系列財稅、金融、社保、能源等政策,對中小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廣大的中小企業克服眼前的困難也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工信部作為國家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部門,將進一步督促各地結合當地實際,為本地的中小企業制定相關政策,讓政策能夠落地見效。苗圩透露,今年下半年,工信部還將組織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各地落實這些政策的情況做一個評估,目的就是使這些政策盡快落實落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