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是整個經濟運行的"毛細血管"。長期以來,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影響了小微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今年疫情對企業經營造成了嚴重影響,交易流水銳減、資金短缺等問題突出,對于小微企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困難凸顯,強調一定要讓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明顯提高,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于40%。事實上,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激勵加強普惠金融服務,切實使中小微企業融資緊張狀況有明顯改善”,通過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再次成為熱點。
政策鼓勵金融科技加速入場小微信貸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末,我國個體工商戶全國登記數量是8000多萬戶,納入市場監管總局小微企業名錄的個體工商戶為6523萬戶,而有貸款的個體工商戶是1394萬戶,覆蓋率是21.4%。這意味著,有近80%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未獲得過貸款。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小微企業普遍面臨營收嚴重下滑、現金流緊張等困境,產生了大量融資需求,且尚未被傳統金融覆蓋。
疫情發生后,央行也先后出臺了多項小微企業貸款優惠政策,但對大多數個體工商戶和中小微企業來說,獲得銀行貸款依然困難重重。疫情不但加重了小微企業的生存壓力,也加速了線上小微企業信貸的普及。
央行、銀保監會發布的《中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報告》指出,在金融科技應用上,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基于優勢互補、各取所長的原則,積極與金融科技領域知名企業開展合作,通過快速整合多方優勢資源,實現引領性創新,提升了小微企業融資便利度和可得性。而近期《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也是鼓勵具備科技能力的民營銀行和金融科技機構,通過助貸等形式的合作,與商業銀行共同搭建通往小微企業的“金融毛細血管”。
數字化金融服務助力實體經濟
58同城CEO姚勁波建議引導金融機構與互聯網平臺合作,解決企業融資需求。受疫情影響,中小微企業經營與信用風險進一步增大,且分散于百業百態,情況各異,金融機構風控難度較高,因此其融貸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另一方面,大量中小微企業通過互聯網平臺與用戶達成交易,在線上沉淀了海量數據(603138,股吧),因此建議在政府指導下,金融機構與擁有大數據資源的互聯網平臺深度合作,建立中小企業信用評估體系,深度分析其生產經營信息,從而生成企業風險報告,計算出可貸款額度,確保安全高效地提供融貸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眾所周知,58同城作為生活服務行業的領先者,通過智能產品矩陣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促進企業運營降本增效,為中小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而58金融作為58同城旗下金融科技平臺,依托58同城豐富的消費場景、行業資源,為商戶和小微企業主提供穩健高效的金融服務。在后疫情時期,58金融將繼續發揮平臺資源沉淀優勢,不斷挖掘場景結合點,幫助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滿足其融資需求,以數字化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傳統金融就像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動脈,而小微金融則類似于“網狀毛細血管”,通過技術的加持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金融科技能夠幫助整個金融體系跑的更加通暢。因此,未來專注在小微金融事業中的企業都將有機會尋找到屬于自己的細分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