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尹麗梅 童海華 北京報道
“當前許多省市仍然存在‘不盡人情’‘不盡合理’的限行限購要求,需要適當放開,以進一步提振汽車消費。另外,在稅收領域,當前汽車消費稅和購置稅主要是中央稅,建議此稅由中央和地方共享,這樣更有利于調動地方積極性,也便于地方政府用此資金建設基礎設施,提高服務水平和能力。”
《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從一汽集團方面了解到,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提交了《加快破除汽車消費限制,落實促進汽車消費和發展的相關政策》的建議。
2018年下半年以來,中國車市持續低迷,今年初暴發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汽車產業再遭受巨大沖擊。國家統計局4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3月,汽車制造業利潤總額僅為209.4億元,同比下滑八成,在眾多行業中跌幅靠前。
疫情平穩后,汽車業沒有等來此前預計的報復性消費,反彈力度不及預期。2020年4月,中國汽車銷量增速回正,然而中汽協認為中國車市能否繼續保持同比增長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中汽協預計,2020年汽車銷量同比下降幅度在15%至25%之間。
業內人士多認為,截至目前,我國拉動汽車消費的政策力度還不到位。由此,包括徐留平等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汽車界人士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了逐步放開汽車限購的建議。
在徐留平看來,汽車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其產業鏈之長、上下游關聯度之高、對就業和消費的拉動作用之大,非其他產業可以比擬。
對于疫情對汽車產業造成的影響,徐留平在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談道:“這次疫情給全球經濟包括汽車產業帶來巨大沖擊,而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它的次生影響還將逐步顯現。
“一是消費短期內受到快速抑制,全球產銷規模將較大幅度下滑;二是全球汽車產業鏈特別是供應鏈面臨的風險加劇,甚至可能出現斷供,企業正常生產節奏受到牽制;三是疫情的不確定性使家庭更傾向削減非緊急消費,使汽車銷量、銷售價格雙下滑,行業將加速優勝劣汰;四是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滑可能會對新能源汽車產生負面影響。”徐留平表示。
他還談道:“疫情帶來的影響只是暫時的。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正面臨消費結構轉型、新技術驅動變革等重大機遇,很可能在未來5到10年,便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在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徐留平也分享了疫情之后他對汽車行業創新突破、加快轉型升級的觀察和思考。
“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典型特征。在汽車行業,‘數據驅動汽車、軟件定義汽車’的數字化轉型將成發展潮流,既是生存問題,也是發展問題。”徐留平告訴記者,一汽已經發布了數字化轉型的總體戰略,即以“數據驅動美妙出行”為愿景,圍繞業務賦能、產品智能、生態智慧、數據增值,實現核心業務數字化、價值化、創新化,為客戶創造極致體驗的產品和服務。
“目前,一汽已在長春組建了新能源開發院,成立了新能源分公司。今年4月,新建新能源智能網聯創新試驗基地已開工建設。”徐留平表示,一汽正在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在技術路線上,主攻純電動、燃料電池和混合動力,加大電池、電驅、電控等5大領域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目前,一汽參與完成的我國首款50千瓦級乘用車燃料電池發動機已經點火成功,將于今年搭載紅旗H5示范運行;正在開發的100千瓦級燃料電池發動機,計劃2022年在北京冬奧會示范運行。”
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徐留平告訴記者,基于“旗偲·微笑”智能網聯技術戰略規劃,一汽集團正搭建L3級、L4級、L5級三大技術平臺,加快形成智慧系統、線控底盤、萬物鏈接等5類核心能力。目前,紅旗品牌已實現L2級自動駕駛,并在紅旗E-HS3、HS5、HS7等車型上搭載應用,今明兩年將陸續推出擁有高速代駕、代客泊車等功能的L3級和L4級自動駕駛車型。
徐留平認為,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生態化,將重構汽車產業業態、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每一個企業,都必須在這場變革中,迎接挑戰、抓住機會,成為新時代的‘開創者’。”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汽車產業受疫情沖擊明顯,但徐留平透露,2020年1~4月,一汽集團整車銷售93.8萬輛,增速高于行業19.7個百分點;市場份額16.3%,比去年同期提升3.6個百分點。自主品牌全面逆勢增長,合資品牌穩住陣腳取得積極成效,特別是紅旗品牌,2019年紅旗品牌累計銷量超10萬輛,2020年1~4月累計銷量為39500輛,同比增長111%。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