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國內首個黑醫美救助公益項目在京啟動,此項目是中國整形美容醫療救助與修復基金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新氧科技提供首批1000萬元現金和技術支持。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秘書長朱美如,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前任主委、北京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院長郭樹忠,赫斯特媒體中國集團出版總經理張曉怡,新氧科技CEO金星等政企醫媒代表共同出席發布會,探討以行業力量推動社會關注普通人的美麗需求。
“我是做產品經理出身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分析用戶痛點。到底什么是用戶最痛的點,如果你能解決的話你就有機會構建出這樣一個平臺。”新氧科技CEO金星在新氧公益救助項目發布會上坦言,產品經理的經驗也讓他更多關注用戶體驗。“我們每期高管月會首先聽的就是新氧用戶體驗報告,我真的希望新氧能夠讓更多人更美更健康。”
但現實的醫美市場,雖然增速快,但行業負面話題也持續攀升。 “整個行業呈現出黑醫美惹事兒,無辜求美者受害,合規醫療機構背鍋的特征。”金星指出,根據艾瑞《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數據,每年因為醫美事故而致傷致殘的人數高達10萬人。再加上眾多求美者對“輕醫美”的認知含混不清,就更容易被不合規或干脆沒有執照的黑醫美所害。“愈發猖獗的黑醫美,對正規醫美機構的發展造成了極大阻礙,更是廣大求美者的潛在危險。”
拒絕黑醫生,成為新氧發展的關鍵一步。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新氧已通過三重信息審核提供信用評級,強力排查違規或異常信息風險。進⾏了包含機構、醫⽣、內容、商品等全部維度的平臺治理工作。截止目前,已清理違規商品共計6325件,涉及商家共計2822家,醫生8559位。并于5月21日,與中整協聯合啟動醫美行業自律行動,以用戶風險指數和機構風險指數全面支持行業自律落實。目前,整個自律行動已邀請12家權威媒體、知名醫美專家及機構作為觀察員共同參與醫美行業自律行動,監督行業和新氧平臺的治理情況。
新氧在發布會現場表示,“面對消費者,在技術中立原則和紅旗原則中,我們堅定地選擇紅旗原則。”但一家平臺僅僅是醫美行業的普通參與者,只能確保平臺的用戶體驗。截至目前,求美者受黑醫美迫害的消息成為社會新聞的熱點,此外還有各種因意外事故或先天畸形的患者無法過上普通人的生活。為此,
新氧決定拿出1000萬元資金與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聯合發起中國整形美容醫療救助與修復基金新氧公益救助項目,直接救助于黑醫美受害者、意外事故面貌受損或先天畸形的患者。
“做個普通人,應該是個‘普通’的夢想,新氧期望能夠通過這個公益救助項目,匯聚整個行業越來越多的能量,大家共同努力,讓美好發生。”金星面對醫美行業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