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月1日在出席立法會會議時表示, 基本法明確指出,香港不會實行外匯管制,港元自由兌換,資金可以自由進出,這是有憲制保障的,也是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地位的關鍵要素之一。“根據金管局以及銀行業的反應,過去一個多星期,并無資金明顯流出,港元兌美元一直處于強方保證區間。”
同時,陳茂波指出,香港自1983年開始實施聯系匯率制度,而《美國-香港政策法》在1992年才通過。“因此聯系匯率不需要美國同意,我們有足夠實力將承諾實踐。香港外匯儲備達到4400億美元,相等于基礎貨幣兩倍以上,銀行體系非常穩健,資本充足率20%,流動性充足率160%,銀行體系壞賬撥備率僅為0.6%,均大幅好于國際平均水平。”
聯系匯率制度自1983年10月17日在香港實施,透過嚴謹、穩健和透明的貨幣發行局制度,使港元匯率保持穩定在7.75至7.85港元兌1美元的區間內。
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亦于5月26日表示:資金自由流動和港幣自由兌換將一如既往受到《基本法》第112條的保障。“過去數天,雖然股市略為波動,但港元匯率保持穩定,并持續處于兌換保證范圍內的偏強水平,港元息率維持低企,金融市場繼續暢順有序運作,目前沒有明顯跡象顯示有大量資金流出港元或銀行體系。”
市場無任何異常情況
陳茂波透露,自去年以來,特區政府一直每日分析股票、外匯市場當天成交、沽空交易,涵蓋股票、外匯現貨、期貨等衍生品交易。他指出,針對沽空行為,“我們會詳細分析對沖基金的交易行為,針對前30-50大對沖基金的做盤情況,分析他們是否有一致行動,但目前見不到任何異常情況。”
此外,金管局巡查銀行,證監會巡查券商,確保收集的資料準確無誤,“香港金管局與中國人民銀行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有相當大的額度,國家支持我們,因此我們有底氣捍衛聯系匯率。”他強調。
針對美國威脅香港獨立關稅區的言論,陳茂波回應表示,去年香港本地制造對美國出口達到37億美元,只占本地制造業的不到2%,貨值占香港總出口不到0.1%。“即使美國對香港貨物出口實現稅務入境制裁,可能會對經濟有一定干擾,對市場情緒有影響,但實質的經濟影響不大。”
同時,他坦言:“美國與香港之間經貿關系對美國非常有利,過去十年,美國在香港累計賺取了近3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香港是美國最大貿易順差的單一經濟體。香港也是美國第三大葡萄酒出口地,及第四大牛肉產品出口市場。此外,美國在香港的服務業也有著可觀的利益,特別是金融及專業服務等。任何的限制措施,也同時損害著美國企業在香港的利益。”
低收入家庭占比增至4%
陳茂波指出,受疫情拖累,香港三大經濟主要動力出口、消費及投資都嚴重失速,歐美疫情令出口疲弱,訪港旅游冰封,在疫情及暴力沖擊的雙重打擊下,很多行業承受巨大壓力,4月平均酒店入住率大跌逾55%,香港首季零售銷售額跌36.9%,是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
最新數字顯示,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在2月至4月急升至5.2%。總就業人數的按年跌幅擴大至5.4%,反映整體勞工需求減弱。
香港特區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在立法會會議表示,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大流行,香港的經濟衰退在今年第一季度加劇,勞工市場亦進一步急劇惡化,低收入階層受影響最大。
每月家庭收入低于9000港元的家庭(在香港被劃入低收入家庭)明顯增加至105100個,占香港家庭的比例亦隨之上升至4%,較一年前高1個百分點。這些家庭共有209900人,其中117900人從事經濟活動,年齡以40-64歲的人士為主,占比達到66%。
在參與經濟活動的11.79萬人中,失業和就業不足人士分別占39%及9%,高于一年前的32%及4%,反映勞工市場急劇惡化,而且其情況在較低階層尤為明顯。失業和就業不足人士的數目分別明顯上升至45900人及10800人。全職員工的占比則為23%,較一年前的29%有所減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