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國務院總理考察山東煙臺一處老舊小區時表示,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市場、企業、個體工商戶活起來,生存下去,再發展起來,國家才能更好。
地攤經濟的概念橫空出世,成為近期熱門的話題。資本市場率先作出反應,連續兩個交易日,多只地攤經濟概念股暴漲。與此同時,多地政府出臺政策扶持,阿里巴巴、蘇寧等互聯網零售巨頭也發布地攤經濟幫扶計劃。
為助力地攤經濟升級,5月29日,阿里巴巴發布地攤經濟扶持計劃,將在1688網站推出“地攤批發專區”,并提供超過700億元免息賒購,通過源頭好貨、數據智能、金融扶持、客戶保障四個維度賦能,為超過3000萬名“攤主”提供全方位的進貨和經營支持。
6月2日,蘇寧推出“夜逛合伙人”地攤夜市扶持計劃,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貨源、倉儲、融資、商品補貼等解決方案,減輕夜市攤主的經營壓力。
具體來看,蘇寧“當日配”為全國地攤夜市經營者提供1000億元本地化直供優質貨源;全國蘇寧家樂福、蘇寧小店開放10000個冷柜倉儲服務,夜市攤主可申請3公里范圍內免費冷鏈倉儲服務;蘇寧免費開放直播及社群平臺,為夜市攤主提供一鍵直播培訓,為夜市攤主提前蓄客并給予10億元直播紅包支持;推出20億元夜市啟動資金低息扶持計劃,為地攤夜市經營者提供資金支持。
作為零售行業最微小的業態,地攤經濟、小店經濟的特點首先是接地氣,能方便快捷滿足居民日常生活之需,有效促進消費。其次是門檻低,最少幾百塊錢就能干,可為城鄉居民提供大量就業崗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過去這些年地攤經濟、小店經濟發展受限甚至遭人詬病,其實與它們自身存在的諸多不足不無關系。比如地攤商品良莠不齊,比如夫妻小店設施陳舊,營銷手段單一,數字化轉型滯后。
從這個角度來看,阿里巴巴、蘇寧打造的地攤經濟幫扶計劃極具價值。互聯網零售巨頭憑借多年來積累的數字技術,以及線上線下融合運營經驗,輸出高效率的供應鏈能力,將針對性的解決地攤經濟、小店經濟的“痛點”。相信,未來再談地攤經濟、小店經濟,理應賦予其全新涵義:地攤不應該再是過去假冒偽劣商品充斥的地攤,小店也不應該還是傳統小店。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