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圈“借貸追星”盛行:有人打工還錢被騙,集資“話術陷阱”怎么防?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陳潔,實習生康婉瑩
回想起來,對不少已經“脫圈”的粉絲來說,“愛豆”(偶像)們仍遠得仿佛天邊的一場夢幻,但他們在里面的投入卻是真實的。
黃欣(化名)是一位微博“粉頭”,仍然在讀大學的她,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父母給的生活費,當投入到追星這項花費不菲的活動中時,難免捉襟見肘。這時,她想起了借款。
“我是大一的時候第一次‘借貸追星’,因為生活費不夠了,但是剛好遇到喜歡的明星回歸,有新專輯和周邊,我就用了花唄。”她說。
之后,借貸追星幾乎成為黃欣的一個慣常動作。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她主要是依賴生活費來還款,之前有過一次因為生活費剛好沒有了,就去找兼職,但是被騙了800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目前,借貸追星已經越來越普遍。隨著粉絲群低齡化和使用網絡借款的普及,借貸追星對很多人來說就像“喝水吃飯”一樣簡單。
但是,“用明天的錢追今天的星”,如何小心里面的陷阱?
借貸追星普遍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多位“追星一族”,發現在飯圈中,“借貸追星”已經越來越普遍了。
作為一位“粉頭”,黃欣看到太多粉絲借貸追星了。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她借貸追星的錢主要用于買周邊和專輯,有的時候也會購買演唱會門票。因為演出很多是在外省的,一般都是要坐飛機往返,還有住宿的開支。如果要通過借貸去聽演唱會,都是一筆比較大的開支,她會選擇分期付款。“我平時的借貸金額大概是幾十到幾百都有,最高的一筆大概是在1200元左右。”
和黃欣一樣,余月也是大一開始“借貸追星”的。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種情況在飯圈是很普遍、很常見的。
“我成年以后第一次借貸追星,因為成年以后才能用花唄,上大學以后感覺比上高中還窮,追星的花費也還是比較大,所以就選擇了用花唄。認真追星的人想法都是一樣的,就是想要給自己愛豆多買點專輯和各種集資,希望可以破紀錄,讓愛豆的知名度更大。”余月說。
和她一起借貸追星的還有很多“小姐妹”,余月表示,一般集中在每次愛豆回歸前后,為了沖銷量和打榜,基本上都會有集資的活動,“不集資的飯圈是不存在的”。
她在借貸追星上的投入,主要是買周邊、專輯、集資,偶爾也會買一些明星同款的服飾,基本都是名牌,不少還需要代購,有明星的光環加持,價格也會水漲船高。因此,她借款的頻率相當高,每次借貸數百至上千元不等。
和她相比,子君(化名)的借貸追星之路,就要謹慎得多。她是內娛粉絲,第一次使用借貸追星是在2018年。當時這個雜志的價格已經超出了她當月生活費的余額,但是特別想要擁有。為了保證自己這個月有飯吃、下個月有雜志看,她就用花唄購買了兩份,一共大概是兩百塊購買了四本雜志四張海報。
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借款的頻率不會很高,借貸追星的金額大概在三四百元之間,有時候會因為優惠活動而選擇借貸。
還款壓力
為何會選擇“借貸追星”?不少粉絲表示,追星所帶來的快樂,讓他們感覺“很值”。
黃欣說,有一次,她特別想要去聽演唱會,但是怕父母不同意,搶票又是非常緊張激烈的,就決定要先斬后奏,利用借款去看演唱會。在那個過程當中,她和一起追星的小姐妹一起訂機票、酒店,在去演唱會的同時還在旅游,不僅看了喜歡的愛豆的演出,而且也去了幾個不同的城市。
“去年有兩次這樣的機會,都是周五出發、周日回來,雖然行程很密集,但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目標又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愛豆,真的是一件非常讓人開心的事情。在去之前,我和朋友一直討論,演唱會結束以后,留下一些照片或者是錄像,隨時翻看都還是能回憶起當時的激動。如果當時沒有下定決心借款的話,我可能就會錯過這么多幸福的經歷。”她說。
但是,選擇借貸,就需要面臨還款。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很多借貸追星的“粉圈一族”都是學生,他們的還款來源主要是生活費。
余月表示,“有的時候看到需要還款的金額會有點驚訝”,難免會有一點焦慮。
“因為還款的時間跟父母給生活費的時間差不多,生活費到晚了會影響還款。如果那個月生活費用在了其他比較大的開支上,還款這部分會有點緊張,就會跟父母商量能不能早一點給下個月的生活費,解一下還款之急。”她說。
黃欣也表示,她主要依賴生活費來還款,有的時候分期付款。
談起她兼職被騙的經驗,黃欣不愿多說,只是表示之前找兼職,告訴她交錢以后會幫她辦一份資料,再幫她安排工作,后續的工作中這筆費用會補充回來。“后來我把這件事告訴了我媽,我媽說這就是騙錢的,騙這個所謂的資料錢,后續也不會幫你找工作什么的。”
她表示,以后還是會去找兼職的,但肯定會提高警惕,不會再受騙了。
小心“割韭菜”
然而,比起兼職被騙的800元錢,集資的投入才是“大頭”。
黃欣表示,作為粉頭,她并沒有組織過其他粉絲去“集資”,但是有參與過。
談起粉絲集資的“潛規則”和話術,黃欣表示,如果投入特別少的話,肯定是會被別人說的。這種話術還是多多少少會對粉絲產生影響,有一些粉圈會喜歡一直鼓動大家,對一些自制力比較差或者比較容易上頭的粉絲是有影響的。
她建議“追星一族”還是要理智對待,量力而行。
余月則對追星的“話術陷阱”感慨頗深。她告訴記者,曾經有遇到過這類“話術”,每次看到這種超話帖或者微博,都還挺焦急的,然后就會去看相關的一些超話,看到更多的人在說集資的事情,就更加焦慮了。
“直到看到有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粉絲帶頭‘插旗’(粉圈有錢的大粉鼓勵其他粉絲集資的一種方式,比如xxx買夠多少張專輯,我就給愛豆買同樣多數量的專輯),那我肯定是會花錢的了,適當的打過去一點。我還是比較理智的,但是不得不承認這種話術是來錢很快的,如果愛豆的后援會或者大粉一直催催催,有一些可能理智程度不是特別高的人,就會容易有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消費。”余月說。
此外,她提出,現在粉絲群體低齡化是一個比較明顯的情況,這種粉圈話術對他們的影響會更大。偶像明星的引導很重要,同時家長對孩子的引導和陪伴也很重要,一些大粉或者后援會在這中間的角色也很有分量。如果是被一種“投入得越多,才越能證明自己對愛豆的愛越深”的論調包圍,又缺乏正確的引導,就容易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
子君則表示,借貸追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須要控制在合理的、自己能夠承受的范圍內,不應當為此過度支出。有的圈子,明星的運作方式需要粉絲投入金錢,“割韭菜”的行為比較多,自己還是要保持好追星的初心。必須要在確保自己有能力還上借貸的情況下,再進行借貸。追星本質上只是生活調劑的一小部分,為此投入自己無法支付的金錢是錯誤的決定。
另外,她認為未成年人不能嘗試借貸追星,因為未成年人尚未形成正確良好的消費觀念,絕大部分未成年人也沒有屬于自己的收入,借貸追星可能會導致未成年人形成不良的消費觀念。
“在我看來,借貸追星和別人借貸買化妝品、買二次元手辦是一樣的,只是不同的消費觀念而已。雖然有的時候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來還款,但是換來的是很持久的、很高質量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我以后也還是會繼續借貸追星的。”盡管目前已經從微博“退圈”,黃欣仍然對借貸追星“矢志不渝”。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