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肆虐、經濟衰退、市場緊縮、企業裁員等多重危機相繼來襲,不但沖擊了大多數行業和企業,同時也打破了企業的正常經營秩序,尤其是企業人才需求量銳減60%的同時對于人才的標準也在顯著提升。即將進入求職大軍的874萬應屆畢業生,再加上留學歸國潮以及待業人員,預估求職人數將超過1500萬。另一方面,我們看看企業端對應屆畢業生的需求。
第一種,極企業,通常會選擇985/211大學中最優秀的學生,以及二班本院校里少量最優秀的學生,這些人學生占總學生數量的不到5%。第二種是知名企業,通常招聘是極企業挑選后211學生的首選,他們同樣也會選擇二本院校中最優秀的一些學生。這些人占學生總量的,不到15%。第三種是優秀企業,他們的主要招聘對象是二本里優秀的學生,部分漏網的211學生也會成為他們的招聘對象。這些人占學生總量的不到15%。
極企業通常會首選985/211大學中最優秀的學生,以及二本院校里少量最優秀的學生,此類人群占總學生人數不到5%。第二種是知名企業,通常是極企業挑選后211學生的首選,同樣會優先選擇二本院校中最優秀的學生,此類人群占總學生人數不到15%。第三種優秀企業,主要招聘對象為二本中最優秀學生,部分211院校遺留學生也會成為優秀企業招聘對象,這部分人群占比不足15%。
成長企業和創業企業,通常不太招聘應屆生,一方面這些企業無法支付培養新人的成本和經歷,另一方面經過前面幾輪強勢企業的篩選,基本上也沒有多少可以使用的人才了。所以,基本上,前三類企業只招到應屆生數量不到35%,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應屆生畢業后找工作比較困難的原因。疫情與企業需求的雙重挑戰下,畢業生如何積極應對、化解求職壓力,在逆境中走出一條成功之路?
應屆生都有哪些路可以選擇?
(一)留學。很多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的畢業生,由于疫情原因考慮出國留學,先不說出國后你是否能夠適應國際學習環境,如果你留學畢業后將來還是考慮回國發展,可能你學習的很多東西都是在國內完全用不上的,出國留學只是幫助你增加了眼界和學習一種語言而已,而且出國留學的機票、住宿、學費以及日常開支,可能是國內學習的10倍以上,國外留學的花費開支往往會呈滾雪球式增長。
(二)考研。你要認清自己,考研的目的是啥,中國很多大學生考研的目的就是不想離開學校,推延就業,或者是拿一個更高的學位,但工作的話,對于大多數崗位,一般本科畢業就足夠了,這邊需要你認識清楚,如果是想將來從事某方面研究的工作你可以考研。但大多數學生對自己為什么考研認識不夠清楚,只是把很多財務負擔轉嫁給家里,因為考研你至少要準備一年的時間,這段時間你沒有收入來源,要靠家里,同時,學習你要再次進入高中的狀態,全心學習,如果考上了你還要讀2-3年,這期間的費用都需要靠家里,即使你做兼職,大部分的學費和生活費也要靠家里。如果你沒有考上,你還需要繼續找工作,如果你研究生畢業,干的不是對口的工作,你那時求職就業也不會比你現在容易。
(三)考公務員。很多人都說,考上公務員就等于找到了“鐵飯碗”,公務員這個工作很方便照顧家庭,朝九晚五,干完活就走,輕輕松松,下班了還有時間去接一下子女,回家炒個菜什么的,老婆孩子熱炕頭,舒舒服服。這對30歲以上的人來說,,不想那么努力地奮斗還可以,但對于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未來充滿機會和希望的人來說,一旦你走進系統內你的人生就像預先設定好的時鐘一樣,從開始你就可以看到結尾,清楚它的軌跡,你真的愿意做這樣的工作嗎?很多從系統內走出來的年輕人都是因為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內容永遠沒有什么變化,工資沒有什么變化,人生沒有什么變化。這還是你考上公務員了,在你考公務員時,也要經歷類似考研一樣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奮斗。
(四)參加職業教育。最后一條路就是應屆畢業生參加職業教育,也是應屆生擺脫當下面臨就業問題的最后一根稻草了。為什么參加職業教育這么重要?一方面,中國大學學科教育大多數都是偏理論的,不論是師資、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學習方法都不適合企業的需求,所以大學培養的人才不適合企業的需求,達不到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學生在大學里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職業教育。此外,還有三個你可能不知道的原因,非常重要!
1、勝任崗位需求。如果你對大學畢業還需要參加職業教育存在懷疑的態度,說明你對職業教育存在偏見,職業教育是一種終生教育,即使你工作很多年了也需要參加職業教育繼續提升技能。任何企業招聘崗位時,都有一個崗位勝任的核心技能需求,即使專業對口的應屆生,在動手能力上多半也是欠缺的,所以,你需要參加職業教育鍛煉一下技能的實操能力,讓自己的專業技能更進一步,勝任崗位需求,快速與企業需求接軌。
2、適應職場環境。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都需要把自己的角色做一個過度,從學生轉變成職場人,在這個時候接受職業教育,快速培養自己的職場理念和職業意識,適應職場環境,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例如,很多剛剛畢業的學生走進職場還停留在學生的狀態,工作時不懂得追求完美,不懂得工作能力很多時候是8小時之外。與領導相處最關鍵是信任,剛剛畢業學生不懂得向領導及時反饋工作進展,這樣領導交給他們工作就不放心。
3、適應職場發展需要,培養自己的職場軟技能,在職場脫穎而出,快速發展。任何一個人在職場上最核心的兩個能力:一個是你的專業能力,一個是你的與人交往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會決定你在職場的發展速度。大學生在學校里大都是只跟自己喜歡的老師和同學相處,但走進職場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不管這個人你喜歡不喜歡,只要跟你發生工作關系,工作配合時你都需要跟他打交道。很多畢業生剛剛進入職場不會處理與同事之間的,與領導之間的關系,溝通不暢,工作必然出現問題等等。職業教育會幫助學生補上這堂課,這樣你就會在職場上快速發展。
達爾文的《進化論》顯示:生存下來的生物并不是速度更快、身體更強大的生物,而是那些最適應環境變化的生物。疫情下就業變得困難,之所以困難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個是硬技能是否夠硬,一個是軟素質是否夠強。在疫情期間,學習一項職業技能,蛻變自己,以適應疫情帶來的挑戰會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