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攤經濟”火了,成為各界集中討論的話題。中央文明辦明確表態:不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兼具“創業門檻低、失敗風險低、商品價格低”等特點,地攤經濟既可促進就業,又能增加消費,無疑是“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的有效舉措。
地攤經濟“煙火重聚”之下,多地松綁擺攤賣貨,為流動商販經營提供便利條件。互聯網公司也陸續出臺幫扶措施,賦能“地攤經濟”。那么,“地攤經濟”松綁的背后有著怎樣的“煙火”故事?
小北曾是京城練攤的實踐者,時隔八年,再次成為新時代“地攤經濟”的參與者。
八年前,小北是剛畢業找工作的北漂一族,每月除去房租、生活費等開支,幾乎存不下錢,突遇外界環境變化,手頭沒有盈余應急,經常面臨經濟和精神雙重壓力。
“白天上班,晚上練攤”成為小北那段日子的生活畫像。據了解,小北喜愛鉆研飾品,經常網淘各種首飾配件加工DIY,并樂于在社交網絡中分享,無意間獲得了不少粉絲關注。
下班后,小北像往常一樣拖著銀色的練攤專用箱子去了距離公司不遠的人流聚集地,小攤生意不錯,每晚都能掙下300-500元,一個月下來的收入比工資都要高。突然有一天,小北遇見城管收走了她所有的貨品,也再看不見一起練攤的伙伴們,喧鬧的街邊集市變得不同往日的干凈而有序。
如今,小北已經成為一位全職媽媽,受疫情影響已經很久沒有了收入來源。“地攤經濟”得到鼓勵后,小北重燃希望,決定邊照顧孩子邊擺地攤補貼家用。由于進貨需要墊資,小北手頭有些緊張。
不愿欠人情的她在58同城閑逛時,無意間發現了58金融產品,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提交申請,沒想到很快就收到借款。小北感嘆,“起初申請借款時還有些忐忑,現在每期按時還款,利息很合理。58金融給我一次改變的機會,我這個全職媽媽也能頂起家庭半邊天了。”
58部落網友靜子認為, “地攤經濟”滿足了投資少、時間自由、能顧家等需求,是寶媽、家庭主婦們的不錯選擇。她表示,如果地攤能月入2萬,自己肯定不會上班,因為地攤是做生意的最初形態,將小本買賣做好,才能向更大更強發展。
58金融近期發布的《消費信貸用戶行為報告》對受訪者使用消費信貸的用途進行了分析,70.5%的受訪者將信貸用于日常生活消費,也有68.5%用于買家具、家電、3C產品,還有不少比例用于旅游休閑、創業和生意周轉。這表明,消費信貸的應用場景十分廣泛,已經逐漸普及到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擺攤創收、生意周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依托58同城生態強大的線上流量、線下服務網絡和豐富的業務場景,58金融正為努力創收、靈活就業的有志青年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支持,幫助他們緩解來自租房、購車、創業等多場景資金壓力,積極推動“地攤經濟”的發展并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