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必有妖!九芝堂(000989,股吧)的百年招牌岌岌可危
出品 | 每日財報
作者 | 呂明俠
“血氣充足才健康,補血認準九芝堂!2004年,李湘、鄧婕、高秀敏三個年齡段的女人生動演繹的這則廣告,成為了廣告業經典案例之一,九芝堂驢膠補血顆粒也自此打開了市場。
作為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名中華老字號藥企,近年來,九芝堂除靠友博藥業讓公司業績“曇花一現”外,并未長久煥發光彩,反而讓自身經營“雪上加霜”。
《每日財報》注意到,幾乎在友博藥業業績“變臉”的同時,九芝堂的整體業績連續下滑。伴隨業績下滑的同時,人事“地震”也隨之而來,多名董監高人員相繼離職,九芝堂的百年招牌岌岌可危。
業績“急轉而下”,股東卻忙著“吸血”
財報顯示,九芝堂前身“勞九芝堂藥鋪”起源于清順治七年,即公元1650年。該公司主要以以中藥研發、生產和銷售等業務為核心,逐步探索布局藥食同源系列產品、中醫醫療健康服務、干細胞等創新業務。
2015年,九芝堂向友搏藥業實控人李振國在內的九名股東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友搏藥業100%股權,向李振國轉讓8350萬股九芝堂股份。友搏藥業成功借殼,九芝堂的實控人也變更為李振國。
在此之前,九芝堂的業績雖乏善可陳,但也基本平穩增長,李振國入主之后,九芝堂的業績實現大幅增長。
根據歷年年報顯示,2015-2017年九芝堂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2015-2017年,九芝堂營收分別為8.72億元、26.74億元、37.97億元,同比分別增加9.27%、206.80%、42.02%;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71億元、6.52億元、7.12億元,同比分別增加16.79%、38.38%、9.27%。
但高光時刻并未持續太久,公司整體業績便“急轉而下”。九芝堂2018年年報顯示,九芝堂2018年營收31.62億元,同比下滑16.73%;歸母凈利潤3.36億元,同比下滑52.76%。
到了2019年,九芝堂營業收入有所增長,但增收不增利,凈利潤仍處于下滑狀態。九芝堂實現營業收入31.84億元,同比增長0.68%;公司歸母凈利潤為1.92億元,同比下降42.90%;公司凈利潤為1.87億元,同比下降43.87%。
在這種狀況下,公司不但沒有減少銷售費用的開支,年支出金額反而在逐年升高。
據《每日財報》統計,2017年至2019年,其銷售費用分別為15.94億元、13.34億元和12.88億元,公司銷售費用分別是各期營業收入的41.98%、42.19%和40.50%。
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業績驟降,公司還在實施“吸血式”分紅。2018年和2019年,公司均按照以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4元(含稅)的“方案”執行,分別派發現金股利3.36億元和3.36億元,為各期凈利潤的100%和175%。
按照常理,在這種業績不理想的情況下,在分紅方面應該低調一點,將手中的資金更多用于增資擴產,提升經營規模和經營效益,扭轉局面。
但九芝堂卻不顧窘境,通過分紅的形式將大量現金轉移到股東手中,如此分紅模式是否有不顧企業長期經營發展的嫌疑值得商榷。對此,深交所也在前幾天的年報問詢函對此表示疑問。
踩線完成業績承諾,剛過期就業績“變臉”
2015年,九芝堂通過重組方式將友博藥業納入公司體系中。
當時,公司除了原有傳統的補血、補腎等產品,新增加友博藥業專注的心腦血管產品:疏血通注射液和復方降脂片。這一度被公司視為業績新增長點。
彼時,友博藥業及相關方面承諾,2015年至2017年,分別實現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于4.57億元、5.15億元、5.79億元。
在3年承諾期里,友博藥業均踩線完成業績承諾:分別為101.29%、100.69%、101.66%。
隨著友博藥業的置入,九芝堂業績也因此一度煥發“光彩”,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實現38.0億元和7.12億元,為上市以來最好的業績。
2017年之后,友博藥業經營狀況出現大滑坡。
2018年,友博藥業實現營業收入10.42億元,同比減少44.96%;凈利潤2.89億元,同比減少52.39%。2019年,凈利潤更是直接降至1.30億元。與重組時預測的6.30億元和7.02億元的數據相差甚遠。
是什么讓友博藥業剛過承諾期就業績“變臉”?
值得關注的市場背景是,2017年,《新版醫保目錄》明確限制26種中藥注射劑的使用,友搏藥業的“疏血通注射液”被列為“限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并有明確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急性期患者”使用。這可能是導致業績下降的眾多原因之一。
管理層人事“地震”,實控人股票高位質押
隨著公司業績下滑,人事“地震”隨之而來,九芝堂多名董監高人員離職。《每日財報》注意到,今年5月30日,公司董秘胡興向公司提出辭職,其在2018年9月就任董秘,在公司任職期不到2年。
據悉,2020年1月14日,公司副總高金巖、楊連民宣布辭職;2020年2月26日,董事劉國超、董事兼副總經理盛鎖柱、監事李威、董事李勁松和劉淑霞同時辭職。
劉國超、李勁松辭職后均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盛鎖柱辭職后將繼續在本公司擔任其他職務。
專家表示,在創新轉型的關鍵期,高管動蕩,對企業戰略持續性、穩定性造成不利影響。頻繁的人才流動,也形成內部管理、外部營銷等諸多層面的資源成本消耗,不利企業長遠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董秘離職一個月前,2020年4月18日九芝堂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李振國與財務總監孫衛香日前因未能忠實、勤勉地履行職責,已被湖南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每日財報》注意到,這不是第一次被湖南證監局出具警示函,早在2018年12月26日,就因未充分披露,關聯交易的關鍵信息,深圳證券交易所就對九芝堂及李振國等9位高管給予通報批評處分。
2019年1月22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湖南監管局下發《關于對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及李振國、劉國超等9名責任人員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相比之下,應該關心的還有市場上的實質動態。比如九芝堂控股股東、實控人李振國的高位質押。
2020年3月18日,九芝堂公告稱,接到函告獲悉李振國所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被質押。截止公告日,李振國持有公司41.25%股份,已質押36.20%股份,占其所持有股份的87.77%。
未來半年內,李振國到期的質押股份累計數量4579.9999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為12.78%,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5.27%,對應融資余額1.12億元。相關風險還是值得警惕的。
聲明: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往期推薦
半導體系列之電子氣體投資機會
宇通客車2020年營收挑戰壓力加劇
國 國華人壽四載追夢一時空
聯系我們
內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聯系電話:010-64607577 / 15650787695
投資者交流群:公號內留言微信號,由群主添加入群
我就知道你“在看”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每日財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