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舉辦廣交會,有利于幫助企業搶訂單、保市場,增強外貿企業信心;有利于打通產銷對接堵點,穩定國際市場份額;有利于展示我國應對疫情和積極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的大國擔當。
6月15日,展期為10天的第127屆廣交會將正式開幕。與往年相比,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舉辦的廣交會有了許多新的變化,比如選擇在網上舉辦,同時,舉辦期間不向企業收取參展費用,也不向參與同步活動的跨境電商平臺收取任何費用等。
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廣交會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搶抓訂單、穩住外貿基本盤的重要平臺,那么,此次在網上舉辦的廣交會將如何克服產品體驗性較弱等困難?又將對我國穩外貿起到多大作用?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外貿遭遇較大沖擊。海關總署公布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達2.47萬億元,同比下降4.9%,比4月份0.7%的降幅有所擴大。其中,出口達1.46萬億元,增長1.4%;進口達1.01萬億元,下降12.7%。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6月初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坦言,關于下一步中國外貿的走勢,我們也在密切監測和研判,目前看,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
因此,作為今年以來外貿領域為數不多仍正常舉辦的大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外界也期待廣交會的舉辦能更快地加速外貿市場恢復。
正如李晉奇所言,創新方式在網上舉辦廣交會,有利于幫助企業搶訂單、保市場,增強外貿企業信心;有利于打通產銷對接堵點,穩定國際市場份額;有利于展示我國應對疫情和積極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的大國擔當。
白明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此次廣交會不同于以往,是在疫情并未完全結束的情況下舉辦的,這一方面,說明了我國在抗擊疫情上取得了一定成績,各項防疫措施逐步常態化;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在堅定不移地對外開放,近期,疫情使得經濟全球化及國際產業鏈受到較大沖擊,因此,中國也在努力為維護國際產業鏈平穩作出自身的貢獻。
張力在此前的廣交會網上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前期我們從減輕企業負擔,幫助開拓市場,緩解融資困難,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積極推動出臺支持舉措,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與此同時,很多地方積極采取幫扶措施,一批企業危中尋機,抓住市場上對居家健身,線上辦公等方面的需求,跑步機,家用打印機等產品的需求均大幅增長。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采取積極措施,幫助外貿企業渡難關、保市場、保訂單,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在網上辦好第127屆廣交會,支持加工貿易出口轉內銷,加快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發展,積極擴大進口。”張力稱。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岳彩周 徐超 校對 吳興發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