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演奏是否和旗袍更搭?聽著二胡喝白茶是啥滋味?當古董小提琴與歷史悠久的“杭州小調”相遇,又能夠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6月17日,引爆線上的泰隆銀行“金鯉魚•社區音樂匯”連續六天直播落下帷幕,累計約10萬人次走進泰隆銀行線上直播間。
泰隆銀行2019年發起的這一社區公益文化項目首次嘗試純線上運營,除了各種聲樂、器樂的演奏及教授,音樂匯還融入了江南地區具有濃郁人文風味的各類非遺產品,凸顯江南意蘊、中國味道。
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002291,股吧)(2020年為6月13日)是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遺產日旨在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營造濃厚文化遺產保護氛圍——這與泰隆銀行創設“金鯉魚•社區音樂匯”的初衷不謀而和。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重磅推出,泰隆銀行精心籌劃的“金鯉魚•社區音樂匯”連續六天為大家捧出非遺大餐。考慮到疫情期間避免人流聚集,本次音樂匯采用純線上直播模式,泰隆銀行員工化身非遺傳播大使,擔綱網絡主播,將長三角地區優秀非遺傳承人和音樂人請進直播間,聽美樂、品美食、賞華服……用當下流行的網絡直播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產呈現了別樣精彩。網絡直播受眾多、互動性強,粉絲們在線提問,熱辣追星,大師們娓娓道來,悉心教授,非物質文化的魅力在熱烈互動中徐徐呈現。
旗袍、白茶、黃酒、香包和杭州小調、琵琶、二胡、揚琴、小提琴、越劇——10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音樂人先后走進“金鯉魚•社區音樂匯”直播間。旗袍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旗袍手工制作工藝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傳承人鮑洪尚在琵琶的動人演奏中講解旗袍制作工藝,分享自己的創業歷程;
作為杭州人民勞動之余抒發情懷、娛樂消遣、反映生活的傳統藝術,杭州小調又被稱為“杭州小曲”,其代表性傳承人周鵬帶著親手制作的糕點在直播間與網友互動,呼吁大家保護非遺。中西方古典藝術同場對撞,當青年演奏家鄧肯拉響170多歲的小提琴時,網友們沸騰了;
喝著珍藏30年之久的福建政和白茶,聽著二胡彈奏的《水鄉小調》,鐫刻中國傳統文化印記的兩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同臺展示,讓人感受到了“取琴理曲茶煙畔,看鶴梳翎竹影間”的悠然意境……
除演播室直播外,此次大型直播活動還以戶外連線的方式,帶領粉絲們游覽杭州京杭大運河畔的非遺主題小鎮,逛吃非遺美食集市,體驗張小泉剪刀全流程制作工藝……足不出戶,大家就從視覺、聽覺、味覺各方面感受了非遺魅力。
泰隆銀行“金鯉魚•社區音樂匯”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社區音樂人及音樂團體、貧困地區的音樂教育,旨在為實現普羅大眾的音樂夢想,為傳承振興民族傳統藝術提供綜合性的支持和服務。自去年11月在杭州運河畔啟動以來,已在紹興、湖州等地舉辦了多場演出。日后,泰隆銀行“金鯉魚•社區音樂匯”還將在浙江、上海、江蘇等泰隆銀行和泰隆村鎮銀行服務的8個省市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