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錢童心
[ 在高端設備板塊中跨國巨頭技術優勢明顯,國內企業在中低端產品憑借價格及渠道優勢占據市場,而隨著中國不斷推動高端醫療設備自主創新,將加快中國高端設備產業鏈升級和國產替代。 ]
全球醫療巨頭GE醫療在國內的高端醫療設備本土化再下一城。6月22日,GE醫療在中國生產的首批高端呼吸機于無錫工廠正式投產下線,未來將進一步拓展供應鏈國產化布局,這將帶動長三角和中國制造業轉型和智能醫療產業升級。
美國以外首條高端呼吸機生產線
最新下線的是GE醫療在全球最高端的CARESCAPE R860呼吸機產線,與GE醫療在美國麥迪遜唯一的一條產線擁有同樣的技術標準,這代表著GE在中國的產業鏈能力達到了國際最高標準。
這款呼吸機生產線從項目立項至首批10臺產品下線用時僅3個月。在此期間,GE醫療無錫工廠與美國工廠緊密協調。與全球近 50 家供應商合作,通過無錫工廠成熟的精益生產管理體系、嚴格的質量管控、規范的操作流程使項目順利推進。呼吸機產線落成后,將很快達到每月1000臺的出貨量,產品目前主要銷往歐美日韓等地,未來將逐步供應中國需求。
生產此類高端呼吸機對無錫工廠的智能制造能力、供應鏈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GE醫療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張軼昊表示:“GE醫療無錫工廠是我們全球最重要的超聲和生命關愛醫療設備的研發和生產中心,為抗疫物資生產做出重大貢獻。我們快速推進呼吸機產線落地,用更快捷的響應速度滿足中國和全球市場的需求。”
一位前GE醫療呼吸麻醉監護產品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有一定的市場容量和增長預期,還有穩定的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零配件供應生態、熟練的技術工人以及地方稅收優惠政策等綜合優勢。”
提升中國全供應鏈智能制造水平
GE醫療無錫工廠總經理張朝暉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稱:“呼吸機的核心設備是通風引擎,需要100多步操作裝配,對氣密性、精度和潔凈度的要求都很高,麻醉機的通氣功能、測試設備精度很高,無錫的產業能夠完全做到和美國相同的標準。”
GE醫療中國副總裁、生命關愛業務總經理刁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GE醫療在無錫工廠瞄準全球研發和生產中心的定位,面向全球市場的出口。中國工廠能夠實現更快的交貨周期、更快的響應速度,而且中國在臨床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在高端設備板塊中跨國巨頭技術優勢明顯,國內企業在中低端產品憑借價格及渠道優勢占據市場,而隨著中國不斷推動高端醫療設備自主創新,將加快中國高端設備產業鏈升級和國產替代。
張朝暉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目前GE醫療在中國超聲等成熟設備的供應鏈當中,本土化率已經接近100%。但她表示,由于呼吸機的產線剛剛開始投產,供應鏈的國產化還有待時日。
近年來,GE醫療中國不斷加大對創新技術的投入,上海、北京和無錫的研發、制造基地形成協同效應,全力推進創新產品研發,更擁有一支由1000多名工程師組成的研發團隊,為中國和全世界開發領先的醫療產品與技術。
GE醫療首席技術官戴鷹近期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中國團隊的研發不僅要求技術創新、成本優化,更講求速度和協同。當前市場變化越來越快,也要求我們的響應速度越來越快。我們在中國形成供應鏈后,將能把更多中國本土研發的產品推向海外市場。”
刁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是GE醫療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從整體市場來看,中國正在加強對ICU重癥監護的建設投入,對生命關愛類產品的長期需求大,也包括對呼吸機的需求,這將更好地支持公共衛生體系的完善。”
疫情催生了全球對呼吸機的需求。我國ICU高端醫療設備配置率大幅低于歐美發達國家市場。而通過此次新冠疫情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我國將有望提高呼吸機等重癥醫療設備資源的配置和儲備。
但國內專家認為,呼吸機的普及仍然需要一個過程。廣東省人民醫院體外循環科主任、心血管外科主任醫師周成斌教授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呼吸機治療成本高,救治患者都極其危重,平均存活率只有50%左右,因此普及起來有些困難。”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